第221章 袭敌四连坳



    到四连山去参战的战士们却在唱着高亢的歌儿。这也是早上清晨的事。战士们为什么要唱歌?这是王明空特别安排的。一是歌唱昨晚的胜利,二是要吸引鬼子追来。

    昨夜王明空指挥王大勇的特别行动队和第七营第七连与第五营的骑兵连,在四连山上对鬼子夜袭打了一个漂亮仗,消灭了两百多个鬼子。但是这一夜并没有把鬼子歼灭,王明空就想了一个计策在五连山五连河谷设下了一个伏击圈,现在是要用战士们的歌声来吸引鬼子快快追来好在五连河谷里快快歼灭鬼子。

    王明空昨晚在黑林镇接到王团长的电报后立即就和王尊尧的警卫班带了两门小钢炮到五连山去了。他们是骑马去的,很快就到了五连山。王大勇和他的特别行动队已经先到了五连山在那儿等着了。王大勇已把王团长的夜战安排告诉了在五连山的第七营第七连。

    连长何欢生和连政委邓安兵和王大勇早认识,听了要打鬼子都特别兴奋。何欢生是曹家武馆的门生,邓安兵是段家武馆的门生。王大勇少年时曾在曹家武馆习武,那时就认识了何欢生。邓安兵前几月还是段民生营里的副连长,早先是猛虎连里的军政教官,是卜真强和曹天功希望加强连队党的建设才要求王团长从段民生的一营调过来当连政委的。何欢生和邓安兵当然就更认得王明空了,听说要由王明空来指挥他们今夜攻打四连山上的鬼子,立即就叫各排作好了出发的充分准备。

    第七营侦察排侦探三班的侦察员早就在四连山的四面八方侦察鬼子的动向。随时都有侦察员回来向七连报告。现在当然是向王明空报告了。恰时侦察员柏里明和万世青回来了,他们向王明空报告了四连山上鬼子的宿营和布防。鬼子宿营在四连山中段的四连坳。

    四连坳故名思义就是有四个坳相连的山坳了。确实是如此。那里有四个山坳相连着,是四连山东西走向的四个通道。有坳就有山,和四连坳相连的就有五顶山,从北向南依次叫北坳山、一坳山、二坳山、三坳山、四坳山,四坳山紧连着坳南山和四连山融为一体了。这四座坳山也生得有些古怪,山不是很雄伟但整齐划一,山坡斜山顶平,每座山一样的高大,一样的间隔,每座山连山带坳有两里路长一里路宽,排成一行整齐地矗立在四连山的山座上。从远处看,这四座山就像四顶帽子戴在四连山上,帽顶上平平滑滑,帽沿下郁郁葱葱。帽沿下的山基雄厚平斜,也长满了密不透风的树直到山脚。鬼子现在就宿营在这四连坳的山上坳上,山下和坳下则布满了鬼子的明岗暗哨和重机枪轻机枪,守卫是十分地严密。

    王明空听了柏里明和万世青的报告并不担心,侦察员的侦察只是说明敌情,指挥员的职责是根据敌情来指挥战斗。指挥员不能改变敌情,但可以根据敌情来部署战斗,有效地利用敌人的弱点极大地利用自己的长处,就可以化不利为有利,化劣势为优势,最终取得局部的和全局的胜利。

    王明空也熟知大岭山的地理地形,对于三连山、四连山和五连山的地理地形就更加熟悉了。因为这儿也是战略要地,王明空早就和王团长来过研究。这也是王团长这次让王明空来指挥这里的战斗的原因之一。

    王明空从黑林镇出发一路上就在谋划此战的打法,他觉得四连坳那儿作战是好守不好攻,因此就想到了“分段分时击敌法”。即在夜间对四连坳的鬼子消灭一部分,再在明天白天把鬼子引到五连山下的五连河,在那儿的河谷里把鬼子全部消灭。

    王明空的这个想法正好与王团长的想法不谋而合。王团长此时正在发电报给青山红,叫他加速行军务在明晨八点钟赶到五连河,在那儿设下伏击圈会同第七营第七连和王大勇的特别行动队把洞山县来的鬼子消灭。

    王明空暂时还不知道王团长的部署,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部署此战。此战的夜战是第一时段的战斗,王明空在想到如何先把这一战打好。王明空计算了从五连山到四连山的时间大约需要四小时,就叫第七连赶快出发了。他和特别行动队都有马,就叫上侦察员柏里明和万世青一同先赶往四连坳再看看鬼子的动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