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结束桥战役-第2/4页





    常苍昊说:“鬼子有七百多人,还有皇协军有五百多人,我们才只有五百人,又失去了有利地形,要消灭这伙鬼子和皇协军可能不易了,为了保证胜利和减少我军的伤亡,我觉得就采取三面包围鬼子打,放一面让鬼子逃回,这样我们就稳操胜券了。”李计多和左时胜同意常苍昊的这个打法。

    王万钧说:“我也同意了,但我建议还是要多消灭一些鬼子,让骑兵连提前到鬼子逃走的双羊山埋伏起来,鬼子从那儿逃走,打他个败退之军。”左时胜也同意王万钧的这个建议。

    李计多立则说:“那我们的兵力就分散了,打这儿的鬼了就形不成拳头了。”常苍昊说:“不怕,鬼子在夜里不知我们的底细,我们一把它包围它就慌了,有出口它自然是想到撤退,我这儿还有四个连足够了。”李计多见营长这么说,也同意了。

    于是常苍昊就命令龚长奇的骑兵连去双羊山打鬼子退兵的伏击,凡智凡的第四连去打巫烂壶的皇协军,徐伟绩的第一连、巩克成的第二连、曾高前的第三连和程成诚的第五连分三面打虎跳山山口鬼子的围击。

    战斗在晚上十点钟时打响了。打了一个钟头后,有一半的鬼子就逃回去了。在双羊山又遭到骑兵连的伏击。最后只有不到两百个鬼子逃回县城去了。巫烂湖的皇协军则被第四连打垮了打散了,留下两百多具尸体其余的逃进山里不知逃到哪儿去了。常苍昊在电报里说,这一仗遗憾的是没有把鬼子和皇协军消灭。

    第四个好消息是第七营在白水河白水桥白水山基本消灭了从燕南县来增援洪桥镇的鬼子和皇协军。

    燕南县的日军大队长元角介倍大佐接到驴田大作的命令就带了三个中队的鬼子和一个大队的皇协军速速赶往双祁县。他们在天黑时到达白水河白水镇,过了白水桥不远就是白水山第七营的伏击地了。鬼子和皇协军在白水镇吃了晚饭,也没有停下来宿营,直接就过了白水桥扑进白水山第七营的伏击圈了。元角介倍是要完全执行驴田大作的命令,当晚要赶到双祁县来合围抗日武功团。他没有想到,抗日武功团倒在这儿合围了他。

    曹天功的第七营在白水山已经演练好几天了。王团长不放心第七营还亲自到这里来进行过指导。第七营就把阵地设在白水山的宽阔过道里。这里两山不太高过道还较宽,敌人反而不会怀疑有伏击。但两山中间再宽处子弹也打得到,相反的中间宽鬼子也不易冲到山边来,宽阔的平地上没遮拦也好打鬼子。王团长就建议曹天功和卜真强伏在这儿打鬼子的伏击。

    果然,鬼子就上了当,连夜要从这两山间通过。营长曹天功和政委卜真强就共同设计了四面伏击的打法。前三面是早就伏击好的,后一面是等鬼子过了桥,立刻就派第六连断了鬼子的后路,在桥头埋好地雷并用机枪封锁住桥面。本来是想在桥下放炸弹把桥炸掉的,后来认为对老百姓行走不便,就改为用机枪封锁了。狙击排则分开埋伏在桥头两侧,阻止鬼子有可能向桥两侧逃窜。第一连则堵在白水山的山那头,不能让鬼子冲出山去。第二连和第三连伏在山垅的左山上,第四连和第五连伏在山垅的右山上,这四个连就是打击敌人的主力军了。

    元角介倍的鬼子兵和皇协军一共有九百多人,进入白水山山垅后不久就遭到了两面夹击。元角介倍命令两个中队向左山向右山还击,一个中队向前冲,结果向前冲的那个中队被第一连打了回来。元角介倍就命令一个小队向后撤退,结果刚退到桥边就被地雷炸没了。元角介倍自知遭到了抗日武功团大部队的伏击,山上的火力很猛烈,进攻是难以成功了,就决定向回撤退。他命令皇协军最先撤退,这是让皇协军当炮灰。皇协军还以为是好差使呢,迅速地向桥上撤,结果都死在桥头上。日本兵紧跟着皇协军冲回来,也没有几个活着冲过桥去,大部分都死在桥口和桥上了。最终只有元角介倍带了一百多个鬼子从桥侧冲锋逃走了。这一仗第七营共消灭鬼子和皇协军六百多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