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窄龙道歼敌



    第四个好消息是铁断金的第六营发过来的。第六营是负责打击从燕永县来的日军援军。从燕永县到双祁县有多条道路可走,但走哪一条路在燕永县境内都要经过龙沙河龙过桥。

    龙过桥是一座年代久远的石拱桥,它是燕永县到双祁县除渡船涉水以外的唯一通道,也是道路最近的一条道。龙过桥两边几十里都是崇山峻岭,到双祁县去的道路就从这崇山峻岭中穿过。崇山峻岭最适合打游击打伏击打阻击了,所以王团长就决定在这一线打鬼子的伏击和阻击。

    铁断金在十天前的马甸子会议以后,一回到贺兰镇就召开了连长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了王团长的“桥战役”作战思想和安排。第二天,全营除了留守根据地的第五连和第六连以外,其余从一连到四连全都开到了龙过桥两边进行伏击战和阻击战的演练。第四天,则换了第三连和第四连留守根据地,第五连和第六连也到了龙过桥两边进行伏击战和阻击战的演练。

    这几天,营长铁断金,营政委张德政,营参谋长丘善思都全部到了演练的现场,一面参与作战演练,一面确定最终的歼敌地点。第六天,通过几经侦探和研究,最后确定了把歼敌的地点就定在龙过桥西侧的狭长通道里。

    这条狭长的通道被称之为窄龙道,扭扭弯弯像条龙足有五公里长,宽宽窄窄像风箱最宽处也没有过十丈,两边是光滑的石山垂垂直直凸凸凹凹倾倾斜斜连山羊都上不去,真是个天然的杀敌好战场。营长铁断金、营政委张德政和营参谋长丘善思都一致主张在这里歼敌。整体的作战计划也出来了,这是一场集伏击阻击和围击于一体的战斗,即要通过前阻后堵侧围的战术来将来犯之敌全部消灭在窄龙道里。

    具体的作战安排也出来了,即用两个连的兵力埋伏在窄龙道两边的两山之上主攻进入通道之敌,由一个连的兵力先隐蔽于窄龙道最靠北的龙芒山中,待日军进入通道后立即出来封锁通道断其退路,用的是埋设集群地雷和架设机枪的办法阻止日军的回撤之路,迫使日军只能向前去过龙过桥。而在龙过桥南桥头则派一个连的兵力早已在桥对岸的桥头山上守住桥头,并事先在桥西头的出口处埋下大量的地雷,这样就可以使日军一个也过不了龙过桥了,那日军当然就会被全部消灭在窄龙道里了。为了不伤及过往的老百姓,埋设地雷的时间在燕永县的鬼子出城后再行动。燕永县到龙过桥有八十里的路程,鬼子走起来至少也要八个钟头,有这八个钟头,埋设地雷的时间是足够用了。

    第十一天,铁断金就接到了团部发来的电报,说是桥战役的主战场要在明天打响,明天也就是九月九日,命令第六营要提前进入指定的伏击战场。此时铁断金的第六营的参战连队已经在阵地上了,从第一连到第五连这几天一直就在龙过桥这儿进行演练没有回去,作着随时参加战斗的准备。

    连队的战斗任务都分配好了。第一连和第二连为主攻连,第三连为桥头阻击连,第五连为龙芒山断后连,第四连则作为后备连也进入到龙过桥的崇山里听调。营里的侦察排则派出多路便衣马步侦察组到燕永县城和各交通路段去侦察日军的动向,一俟日军从县城出发立即回来报告,并随时报告鬼子的进程。

    中午十点钟,侦察一班侦察员游山林快马回来报告,燕永县的鬼子已经出城了,人数还不详。但到十一点钟时侦察一班班长陆三路回来报告了鬼子的人数和行军速度。鬼子大约有五百多人,行军速度大约每小时十二里。铁断金由此推算,鬼子大概在下午五点钟到达窄龙道。

    铁断金叫陆三路继续侦察,自己则派通讯班班长郐八哥到各连去通报情况,还立即叫电台班班长李涛声给团部发电报,报告燕永县日军来增援的情况。电台班目前只有两个懂电台的战士,那就是李涛声和于无声,但铁断金要培养更多的懂电台战士,所以建立了一个班,选了有点基础的战士来学习。不久,于无声收到团部发来的回电,王团长的指示是:全力以阻,不能让日军踏过龙过桥一步。铁断金立即离开了临时指挥所去各连,他在战前还要到各连去看一遭,看一看大战前的最后准备是否还有想不到的疏漏。他看了以后非常地满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