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防务建设-第2/5页
但随着这几年日本军队的大举向南逼进,王团长又对马甸子的地理地形重视起来了。王团长预案到,万一日本军队占领燕城和各县城,那我党就要在燕城和日本鬼子开展武装斗争了,要和日本鬼子开展武装斗争,那势必要把马甸子建成抗日武装的根据地,那根据地免不了就会成为日本军队的眼中钉和清剿地,那就要有保护根据地的战斗了,那马甸子的地理地形就十分重要的了,要利用马甸子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地理地形来抵御和消灭来犯的日本鬼子,尽一切可能地保护根据地不被日本鬼子占领。因此,王团长又一次精细地关注起马甸子的地理地形了。王团长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走遍了马甸子的周围三五十里、百八十里的范围,对那里的地理地形就了如指掌了。也让林狮子在马甸子周围的紧要关隘和通道处暗暗地修筑了一些抵御工事。在王团长的心中,马甸子的防御和固守都有一本清晰的地图蓝图。
但是林狮子、段民生、卢争贤和王明空等这些重要的指挥官对马甸子的地理地形和抵御固守并没有这样的蓝图。而他们这些指挥官对马甸子地理地形的真正了如指掌,才是保护马甸子根据地的真正保障。因此,王团长把林狮子、段民生、卢争贤和王明空等带到马甸子的周围来看山山水水,就是要让他们了解马甸子地理地形的奥妙,了解马甸子地理地形的有利与不利,了解马甸子地理地形中的阻击、伏击、围击杀敌的好战场,从而在日寇来了时御敌于马甸子之遥,杀敌于马甸子之路,歼敌于马甸子之外。抗日武功团和燕城地区的日寇相比,其力量是悬殊的,硬打是肯定打不过日寇的,硬拼是会把本钱拼光的,王团长可不会干这样的蠢事,王团长要凭智慧打败日寇的进攻。凭智慧主要体现在这两方面,一是调兵遣将的组织,二是地理地形的运用。南屏山有很好的地理地形,马甸子的外围有无数的杀敌好战场。王团长叫林狮子、段民生和卢争贤这些指挥官来看,就是要和他们制定保护马甸子的完美计划,把成千上万胆敢来犯之敌歼灭在事先看好的陷阱之中。
王团长首先领着林狮子、段民生、卢争贤等看遍了马甸子的东面。马甸子的遥远东面是层层叠叠的无名山,绵延有好几百里。当然,王团长用不着去看那么远,他只要看个百里以内就够了。日寇要进犯马甸子,主要是从北面的燕城来。日寇从燕城来,捷径是从北面的南屏镇直接来。当然日寇也可能采取包围马甸子的战术,那就有可能有一部分兵力绕道从马甸子的东面来。但日寇绕道得再远也远不了百里开外了,那样不光要多费两天的路程,还要涉水百里开外的龙马河,还要翻过陡峭无比荆棘丛生的赤龙山、斗龙山、二龙山,日寇是决不会去自揽那档子麻烦事的。日寇如从东面来进犯马甸子,最有可能是从离马甸子只有五十里之遥的渡马河来。把渡马河到马甸子这五十里的山山水水、峰峰岭岭、甸甸垅垅、沟沟壑壑了如指掌就行了,运用自如就行了,利用最佳就行了,让鬼子从这一路来在这一路死就行了。
渡马河是一条深水河,但也有浅滩,旺水时,大船小船都可通过,枯水时,就只有小船能够通过了。渡马河有一条小水道叫回马溪,可以宛转通到马甸子,但只能容小船通过,大船就只能停靠在渡马河与回马溪的交汇处马溪口了。日寇要进犯马甸子,旺水时从渡马河的北端乘汽船到马溪口上岸,不失是一条路线。当然,日寇也可以沿渡马河河岸来。王团长站在马溪口的岸上,对林狮子、段民生和卢争贤说:“你们看,我们在这条河上该怎样防御?”卢争贤首先说:“水上防御是水兵的事,我已叫水兵连从狮子湖转到渡马河这一带来训练了,目前主要是训练从水下攻击日本汽船的技术练习。”王团长说:“很好,我正担心渡马河水上没有我们的抗日力量,你回去后告诉水兵连,当前有两个重要任务,一是加紧对水上作战的训练,二是担任渡马河的水上防御,要训练如果日寇从渡马河水上来侵犯马甸子,水兵连如何消灭他们。”卢争贤答:“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