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智取三叉河



    三叉河的日军副中队长佑马仓余一听到苏家山的枪声立即就跑进电话室。苏家山方向的枪声越来越急他意识到那边遭到袭击了。小岛向矢临行前嘱咐他,凡苏家山、镇东门和水码头遭到袭击,三叉河要立即去救援,三叉河有碉堡又有好地形固若金汤敌人不敢来不会来。佑马仓余正想要打电话去苏家山问个情况,不想电话铃就响了,他抓起电话机放在耳边,正是苏家山日军小队长四本樱书打来的,说他遭到了猛烈枪炮的攻击,请佑马仓余队长快带兵来夹击敌军。佑马仓余丢下电话就冲出了屋子,一声急哨就集合起士兵,荷枪实弹冲出了三叉河。

    三叉河是三条河的交叉地,因三条河交叉而得名。三条河按大小排名依次是湘江、青江和白水河。湘江和青江垂直交叉,白水河则一头接湘江之水一头流入青江。青江从十二里镇流入湘江,状元桥就在青江上。如果没有状元桥,三叉河就是一个三面是水的沙洲。不过,白水河并不宽,有的地方宽不足八尺,弹跳好的可一跃而过,河上还有三四座小石拱桥与外界相连,因此三叉河并不孤立和寂寞。相反,三叉河由于有状元桥和十二里镇相连,又在湘江上有轮船摆渡,因此倒还十分繁荣。十二里镇通过状元桥向三叉河延伸。在三叉河正中还有刘姓家族建立的刘家大院,可住几百号人口。不过,现在刘家大院被日本人占了,整个三叉河都被日本人占了,刘姓人口全被赶走散落到亲戚家去了。三叉河就成了日本人扼守湘江扼守十二里镇扼守状元桥扼守湖广大道的兵家之要地。日本人早在入湘之前,就派了特务侦探了三叉河的地形,一占领十二里镇就立即赶走了三叉河刘姓人口占领了刘家大院,又立即抓民夫拆民房修碉堡建立起军事阵地,足见三叉河对日本人的有利和重要了,日本人派重兵把守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现在三叉河已经没有重兵了。佑马仓余带着三十多人去支援苏家山以后,三叉河的守军就只有二十多人了,加上碉堡里还有一个班,白水河的各石桥还有少量的守兵,总共也不到五十人了。段民生和燕趁风带着十多个全副冲锋枪武装的战士朝着三叉河直奔。他们怕碰到迎面从三叉河奔出来去支援苏家山的日军,绕了一点道,但这点道并不影响他们的速度。当与佑马仓余擦肩而过的时侯,段民生和战士们全都伏在草丛里。这里的土地肥沃,草长得很深,佑马仓余急于赶路,根本没发现他们。当佑马仓余带队走过去的时侯,段民生和燕趁风也带队前行。这两支敌对的队伍都快步如飞,各有各的目的,都是要把对方的人消灭而后快。

    段民生和战士们飞快地奔向刘家大院。在离刘家大院不到两里路的地方,段民生和战士们停了下来。段民生要等状元桥打响稍后才能去赚刘家大院。此处到刘家大院还要过好几道岗哨。刘家大院是鬼子的集聚地,防御工事十分紧固,火力布置十分机巧,虽然里面的敌人不多,但强攻势必造成很大的伤亡。战斗的一个原则是能够智取那就一定要用智取,强攻只在非强攻不可的情况下才采取强攻。段民生早已计谋在心,等状元桥的战斗打响后,他就以土厚肥原的身份回来取掷弹筒,赚开前面的这好几道岗哨再赚开刘家大院的大门把敌人歼灭,而后再以土厚肥原的身份去赚开碉堡的大门,再把碉堡里的鬼子消灭。段民生的日语和英语说得一样的好,他还有语言模仿能力,听了土厚肥原的讲话后,他已能模仿土厚肥原的声音了。燕趁风的日语也说得呱呱叫,几乎和日本人没有差别。一排长段青龙一班长展必胜二班长侯即君三班长庞东闯的日语也说得非常流利,其他十几个先锋战士的日语也都说得十分不错。这些人就是一个完整的日语班了。段民生用日语对大家说:“我们是奉佑马仓余的命令回来拿掷弹炮和炮弹的,请开门。”众战士用日语答:“知道了,就来。”段民生用中文说:“很好,到时要随机应变,不知者不开口,千万不要露马脚,万一露了马脚,立即就开枪杀敌。”段民生和战士们都准备好了,只等状元桥的枪声打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