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杀鬼子夺大船



    贺开船和游竹排带着甘来上、甘来下是在天黑后顺着河岸坡来到水码头的。

    水码头为什么叫水码头,是相对于旱码头而言的。照一般说,有码头就有水,哪还有旱码头呢?但在十二里镇,实实在在地就有旱码头。十二里镇是一座傍江集镇,一旁旁着湘江。湘江的河床深,江水随季节而变化,多雨时水深,可深到岸边,少雨时水浅,可浅到河底,因此在十二里镇就建了好几个码头,适应江水的变化而上货下货上客下客。那些建得高的码头,在水少时就成了旱码头了,那些建得低的码头,在水位低的时侯还傍水,就成了水码头了。现在的水码头是十二里镇建得最低的一处码头,那儿水深水清,水位再低时也可泊船上货下货上客下客,一年四季熙熙攘攘,因此成了主要码头了,人们俗称为水码头。

    水码头并没有和十二里镇完全相连。它在十二里镇之南有四里地。由于码头业发达,那儿逐渐建了许多的货房客房酒店茶肆,成了个独立的小镇。不过,镇里没有围墙镇门,上了码头就可三通六达。

    这个码头原也不是个公共码头,是贺开船的爷爷的爷爷私人出钱兴建的,主要是用于家族运输业。但后来贺家逐渐地衰败了,码头的所有权就逐渐地转让了。到贺开船的爷爷这一代,码头的所有权已经完全没有了,只能靠船运业来维持生计了。到贺开船的父亲这一代,船运业也日见不景气了。贺开船的父亲贺向武一心向武,无心船运生意,一时间连养家都很困难。十年前索性不干了,说自己老了把一条船交给儿子,一个人跑回老家贺家山到山里修武去了。那年贺开船刚好从曹家武馆学成出来,只好接过父亲的船,挑起全家的重担。他发誓要重整船运业,因此他出头露面仗义疏财广交朋友做了船老大,几年下来倒有了些光彩。不曾想到日本人来了,他就遭了大殃了,就在这水码头日本人夺了他的船杀了他的妻子和儿子,使他又成了光棍汉,他对日本人恨之入骨发誓要杀光这里所有的日本鬼子为妻子和儿子报仇。现在他又来到了这水码头旁边,他有机会向日本人报仇了。

    贺开船今天不光是报自己的仇。他牢记着师傅曹天功的话,他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要杀掉水码头的全部鬼子再夺一条大船,用这条大船去救面条村的妇女从白龙河逃走进山。他眼见得大船就在水码头的岸边,但他不能先去夺这条船,日本鬼子的岗哨就在码头的上边严严看管。他要想夺到水里的船,就得先杀掉岸上的日本兵。他此时没有向水里看船,而是眼睁睁地看着码头岸上的日本兵。据王明空从龙霁虬那里得来的消息说,日本兵一共有七八人守在码头上。除了站岗的这两人外,其他鬼子在哪儿呢?贺开船想,要想顺利地杀掉鬼子,先要明白地摸清鬼子在什么地方。如果不全部摸清鬼子在什么地方,一旦打草惊蛇有一个鬼子开了枪,那他就是把这儿的鬼子全杀掉了,那条船也是不能到手的,日本鬼子的大队人马一到,自己只能仓惶逃跑,不逃就只有死路一条。自己死了不要紧,他怎么对得起面条村那些妇女啊,怎么对得起呕心沥血要救妇女的师傅啊?

    贺开船深感责任的重大。他对游竹排轻声说:“你们看,除了那两个站岗的鬼子以外,其他鬼子在什么地方啊?”游竹排轻声说:“我许久没到这水码头上来了,更不知鬼子住在什么地方。”甘来上说:“我看鬼子应当是住在码头上的公房里,那里宽敞明亮,是人住的好地方。”甘来下说:“也不一定,码头上的仓库又大又结实,说不定鬼子就躲在那里睡觉呢。”甘来上的话和甘来下的话都可听,贺开船不知听谁的好。

    这时,从码头岸上这边走出一只小猫来,有一个站岗的日本兵就向这边走来。贺开船和游竹排、甘来上、甘来下就在小猫的脚下,躲在一株偌大的芙蓉花下,四个人的身形太庞大了,贺开船不得不招手大家后退。一行人立即向水下溜,很快伏在水边的杂草中。那个鬼子的警惕性很高,直走到小猫的身边还往芙蓉花下看了看。贺开船轻说声:“好险,要不是溜得快已经被发现了。”当然被发现了也不打紧,四个人还干不了鬼子一个人吗?但这时不是干掉一个鬼子的时侯,至少要把两个站岗的鬼子同时干掉才不至于招来麻烦。但那一个站岗的鬼子离得太远,一时干不掉就只能等到他开枪了。枪声一响,那整个计划就可能要泡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