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大整顿-第3/4页
科研方面,不论是什么领域,只要能现在或者未来能为复兴军的发展提供推动作用的发明都大力支持,在科研所内除了后勤管理等辅助岗位,一线研发部门不设立官僚架构,科研机构直接对接科研规划部门,内部科研人员可自由组成研发组,对科学家提供高标准的生活支持,对有成果的科研人员给予高规格的奖励。
行政领域则是在先前相对粗放的行政管理框架下进一步拓展,细化各部门组织架构,充实各个机构与部门,职责划分更加明确,避免交叉管理造成的混乱,设立直接对接委员会和各单位的各级行政事务中心,加强部门沟通和协调,提高工作效率,润滑上级与各部门间任务分配的问题。
后勤管理方面,根据这次的贪腐案件总结,发现原因在于武器和很多消耗物资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程序而直接放归部队管理,这部分物资普遍归连队核算员管理,后勤部门只是收集基层报告后汇总,并没有形成定期检查的审计机制,导致基层倒卖物资的情况层出不穷。
为了彻底杜绝这样的情况,后勤部门改组为总务部,下属会计处、经营管理处,供应处,其中各级供应处统一所有物资的规划和分配,凭票领取和结转物资的消耗和日常领用工作,细化物资管理。
同时在内务保卫局设立稽查处与审计处两个部门,负责对走私,**,会计造假等情况进行监督和打击,为反**设立双保险机制,同时内务保卫局下属设立信访部,允许普通人和士兵上访和举报,同时部门有权力直接动用武力抓捕证据确凿的贪污或者反叛的人员,对于提出重要建议或者线索的人员予以保护和奖励,对反叛和贪污行为进行严厉的“物理”层面的打击。
这次孙平作为路宇峰亲自安排的内线,其的贡献也不可磨灭,路宇峰将孙平任命为新成立的保密局局长,直接对路宇峰负责,其手下的人员在进行正规化编组和补充后正式进入保密局工作,负责秘密颠覆、定点破坏、暗杀渗透等隐秘战线的工作。。
新城在被大规模破坏后救世军无法短期内完成对新城的重建和恢复工作,其宝贵的铁路运力大部分都被用于资源获取和物资供应,而且新城内逃出的大量人员将新城内的压迫和残暴口口相传,很多人都放弃了来到新城的选项。
但是先前打下的商路依旧正常运转,此时从初期阶段过渡到发展阶段的复兴军成为了废土客们的首选,加上长期积累的口碑,原先优先集中在新城的资源和商贸开始大规模的集结在了复兴军的自贸区内,复兴军的发展迎来了正式的高速扩张时期。
随着铁路线的逐步恢复,伴随着铁路沿线商路的开通,复兴军的辐射范围从长治地区已经扩展到了南河省的新郑市及周边聚集地当中,俨然替代了新城一般,强势的在晋南和豫北、豫西地区拓展自身影响力。
本次由上至下,由内到外的改革的大潮给了人们参与其中的机会,不论是工人,士兵,农民,各行各业的人们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也是复兴军建设的重要一份子,一个星期内,信访部门在人们下班的点上都会有络绎不绝的人们来提供自己的建议,大量有用的想法和建议在强力的推行下趁着改革的东风顺利的推行,细化了改革的方方面面。
在基层群里群策的建议下,2个月的时间里,细化改革措施78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30条,完善规章制度49份,极大的推动了这场“大改革”运动的持续向好。
从原先排队提供建建议的热闹场景在短短两个月后就变成了工作人员大眼瞪眼的度过一,一切都在向着积极和健康发展,士兵们在新的管理模极和激励模式下变得积极上进,在战斗之余也得到了应有的优待。
“复兴卫生,持续发展”会战也积极的同步开展,各行各业的人在业余时间被调动起来建设下水系统和疏通下水管道,同时在科研人员的带动下,属于复兴军的沼气发生厂也被建立了起来,原先被直接掩埋的排泄物被收集起来存放入沼气池当中发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