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第六十一章-第2/7页



    他应该也是看出来了,这种事情很可能会没完没了。

    他提出分开。

    赵巧娘不愿意,哭闹不休,俞青山态度很坚定,她不同意就分开,他以后不会给她钱,不会给她东西,周家现在还要赔偿他们家的损失。

    僵持了一段时间,丁敏秀出面,不知道怎么的,赵巧娘就同意了。

    事后他才知道,周家人帮赵巧娘找了一份临时工的工作,是在肉联厂打扫卫生的,每个月能拿十八块。

    她也在周家附近租了个房子,可以就近照顾她外孙,看着这发展的趋势,俞向海知道,这肯定是丁敏秀说服了赵巧娘。

    为什么要这么做俞向海很容易就看出来,如果她说她儿子会给外婆养老的话,赵巧娘的钱基本上就会补贴到她和她生的儿子身上了。

    赵巧娘现在年纪也不算太大,还是能干好些年活的,而如果她还是在俞家的话,她挣的钱会有一部分进到小弟的嘴巴里。

    而赵巧娘会被说服,也就是说,在两者之间,她选择了丁敏秀,放弃了小弟。

    毕竟小弟现在还没长成,以后品性不定,而且没有血缘。

    因为小弟确实是她带大的,所以既然事情说定,就没再追究。

    她当初什么都没有的进俞家,现在她在家里添置的这些东西都让她带走,一收拾整理,整理出了两个大箱子,从这些东西能看出没亏待过她。

    俞向海觉得他们问心无愧。

    假如一直都

    好好的,那么丁敏秀的待遇跟家里其他妹妹没差别,会供她读书,上学,出嫁妆,赵巧娘的养老也不用担心,他是长子,本来应该他给爸爸养老的,但是他分了出来,以后爸的养老问题由小弟来,小弟又是赵巧娘一手带大的,有情分在,还怕他将来不孝顺她吗

    现在闹成这样,俞向海不知道,赵巧娘冷静下来以后会不会后悔。

    他担心爸,担心他想不开,心情抑郁。

    他爸倒是很洒脱。

    “我现在一日三餐在厂里吃,也不废什么功夫。”

    俞青山是想到了以后,当断则断,她在被他发现的时候,第一个想的不是怎么认错,而是辩解,说她外孙有多么可怜。

    她外孙可怜

    俞青山都要不认识这个字怎么写了。

    周家的独苗,怎么可能会过得可怜

    他比绝大多数的孩子过得都要好,她说他可怜,只是因为他吃不到他们家出现的这些稀罕东西而已。

    他们家这是特例,没有几个人能像小安一样那么会弄吃的。

    她的心偏了,俞青山认识到了这一点,才会那么果断的选择和她分开。

    再这样下去,他怕小居被她带歪了。

    现在他们分开,小居被送去公社上学,就他一个人,怎么都能凑合着过下去。

    俞向安收到俞向海信的时候,信上详细了一些,总体经过她是明白了。

    现在已经成了既定的事实,她说什么也不会改变,既然这样的话,她回到店里收集了许多小学生的学习资料,打算寄给俞向清。

    现在俞向居就住在她那,想着他闲下来了会想东想西,但如果给他事情做,比如说刷题,那很多事情就没有空去想了。

    俞向安觉得这是一个听起来很不友好,但是实际上很有用的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