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新店开业



    拆迁这回事舒晏上辈子没吃过猪肉也也见过猪跑, 一旦确定要拆迁了,必然要冻结所有操作。

    二十年后哪片地确定要拆迁了,立刻用无人机拍照留档。等到真的拆起来时, 每栋房子每棵树都要和无人机拍的照片一一比对。因此得到拆迁的消息后, 再临时盖房子种树完全没有用。

    千禧年代还没有无人机, 但也不碍事, 无非就是政府工作人员拿着相机一寸寸地走、一张张地拍。

    拆迁前临时占便宜是绝不可能的,土地承包转租等一系列交易到时候也早就冻结了。

    因此, 舒晏想要包一块梦湖边上的地种东西只能是长线操作。

    她必须要做好种地五年的准备。

    这样的长线操作, 舒晏就算不赚钱, 最起码也要做到收支平衡不赔钱。

    包地、雇人、灌溉哪一样都要钱。

    要是一两年后就能拆迁最好,但如果真的要等上五六年后才拆到她那一片, 硬生生地赔上5年, 舒晏肯定是赔不起的。

    在土地上种什么容易保本呢

    舒晏得仔细研究一番。

    舒晏在同小区里又租了一套房子作为员工宿舍。

    最大的那间卧室, 舒晏指定给田盼娣和王来来住。

    舒晏不知道田盼娣流产多久了, 流产后按理说应该好好休养, 不能劳累、充分休息、注重营养等。

    但是田盼娣流产后显然没有这样的条件。舒晏注意到她时不时伸手揉揉腰,明显是腰部经常酸痛。

    虽然现在已经晚了,但是舒晏觉得晚一些休养总比不休养要好。

    舒晏不想给田盼娣派活,但是又怕白发工资养着她田盼娣会多想, 只能想办法为她找轻松的工作。

    招聘其他员工时,舒晏都让田盼娣跟着她一起面试, 然后询问田盼娣的意见。

    田盼娣一开始什么都不敢说, 但是舒晏要求田盼娣必须要说五句话来评价一个员工。

    “以后你们都是要在一起工作的, 我可不希望店里的员工们合不来吵架, 我还要给你们断官司。所以干脆从一开始就挑能合得来的。”

    田盼娣受宠若惊, “那为什么以我为标准, 找能和我合得来的”

    舒晏理所当然地回答道,“因为你是最早来店里的那个啊”

    “当然是后招进来的要能和先招进来的合得来”

    田盼娣比现在招聘的员工早来了二十多年。舒晏心中想道。

    舒晏非常了解田盼娣,她干活勤快、性格宽厚、很少与人起矛盾。如果哪个新招聘的员工和田盼娣都合不来,那和别人就更合不来了。

    舒晏遇到田盼娣后,每天都盼着还能接到其他阿燕面馆的老员工打来的电话。

    可惜后面再也没有了。

    能够重新和田盼娣相遇,已经是概率极低的巧合、极为难得的缘分了。

    舒晏也不贪心,能和田盼娣重逢她就很知足了。

    而且阿燕面馆的几个老员工里,田盼娣年轻时是过得最苦的那一个。另外几个老员工的人生虽然也说不上多完满,但是都比田盼娣要强上一大截。

    因此,舒晏十分庆幸回到二十年前找到的唯一一个老员工是田盼娣。

    除了田盼娣之外,舒晏还招了两女一男三名新员工。

    卫晓丽,二十出头的年纪,进城打工两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