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大牛留下了-第2/4页



        李志之前看过赵青峰的论证,虽说不错,但从自己的角度来说,只能算得上一般。

        他也没当回事。

        拿起来,点了根烟,坐在椅子上,从上往下慢慢扫着。

        可越看,他越激动。

        眼睛瞪得越来越大,烟头烫手都没注意到。

        这篇文章上,简要地阐明了一个他从没见过的独特观点。

        写的是关于一个互联网新生词汇的解释----区块链。

        区块链,就是一个又一个区块组成的链条,每一个区块中,保存了一定的信息。

        它们按照各自产生的时间顺序连接成链条。

        这个链条被保存在所有服务器中,只要整个系统中有一台服务器可以工作,那么整条区块链就是安全的。

        服务器被称之为节点,又是个新兴词汇。

        它们为区块链系统提供存储空间和算力支持。

        如果要修改区块链中的信息,必须要得到半数以上节点的同意并修改所有节点的信息,而这些节点,必须要分散掌握在不同的主体手中,因此想要篡改区块链中的信息是极难的,所以相比于传统的网络,区块链的两大特点便立刻显现了出来。

        一是数据难以篡改。

        二是去中心化。

        基于这个特点,区块链记录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可以帮着人们解决互不信任的问题。

        “确实...”

        李志看完新鲜且大概的分析,震惊不已,又问,“那如何具体解决呢?”

        “简单。”

        赵青峰轻轻一笑,“可以将人们手中掌握的信息通过节点兑换成货币,我叫他bitcoin比特币。我的本意是在节点上存储个人的永久数字id和形象,并且对潜在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平等,提供解决方案。”

        好牛逼的玩意儿!

        李志也是高瞻远瞩的人,震惊得好像麻瓜一样。

        要知道。

        前世的赵青峰,在第一次借由比特币白皮书提出区块链技术之时,便已经获得了全世界科技大佬的重视。

        华夏也是如此。

        前世的2015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曾发布过【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在2018年10月24日,中央某次政治学习时,顶头上峰还曾特别强调,要将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写进了某极为重大的规划纲要之中。

        “我似懂非懂...”

        李志虽然是当下的互联网大牛,但远没有赵青峰的经验丰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