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章 取之而不求-第3/4页
素年哈哈大笑,一拍土豆的额头,“听你主子瞎说,明珠长相普通,但她从前伺候的主子武娘娘可是个人物,圣上很喜欢那女人,隔三差五的去找她,不过此人来路不正,是先皇才人,后来出家做了尼妃,却又不守清规,和圣上藕断丝连,怀了龙胎,皇后娘娘私下接进宫,安置在辰宁宫内,但是没有名分给她,只吩咐明珠伺候着,你主子许是得到点风声,又不清楚那女人来历,所以就以讹化讹了。”
素锦嗤笑,“我现下敢肯定那位吴才人十成十是住在冷宫里的某个主儿了,武娘娘进宫好歹也有两三个月光景,她消息居然仍旧闭塞成这副模样。”
素衣也不住点头,“就是的。”
素年扯了扯嘴角,“管她闭塞也好灵通也好,跟我们有什么相干,”她把澡豆放进一只四角做成花瓣模样的紫色香罗包里,塞进土豆最里层的衣服口袋,收拾妥当,蹲下身子,摸着土豆丰润小脸颊,眼圈发红,“我家毛豆要是也如你这样活泼可爱又壮健多么好。”
素衣听得恻然,柔声宽慰道:“你每个月的胭脂钱还有月钱一个子儿不留都送出去给你弟弟看病了么,想来是没有大碍的,放宽心,别想些有的没有的,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素年笑了笑,“我知道,”又打起精神,拉了拉土豆头上的元宝发髻,拍了拍她圆圆的小屁股,像赶一只小鸭子下河,“去吧。”
土豆心里暖洋洋的,问道:“素年姐姐,你家住在哪儿,叫什么名字,我爹爹勉强懂得些医术,也许能帮上丁点小忙呢。”
素年的弟弟毛豆生的是顽疾,看过多少年大夫都不见好转,所以也不把土豆的话放在心上,不过念着她一番好心,也不好违逆,就说道:“我家住在安乐坊七条横五,我爹爹是开饭铺的,叫范桐,做得一手好菜,你实在找不到就问人打听范家铺子的掌柜住处,通常都知道的。”
土豆一听范家是卖饭的,更加的上心,盘算着能蹭上顿饭吃就好了,点头道:“我记下了。”
又絮叨了两句,土豆准备去膳食房,前脚才迈出门,素年又追上来提点,“你以后长了个子,没有衣衫,就来尚宫局找素年姐姐拿。”
土豆没口价的点头。
一路笑迷迷的蹿到膳食房,正碰上来逮她的杨玉,背后背一只大包袱,不用说了,悉数都是给土豆置备的零嘴。
王大厨子一早得了杨玉的好处,早早安排僻静的小房,杨玉带了土豆溜进去,取下大包袱,摊在地上解开,眼前满满一堆炸得金灿灿的煎堆果子,个个做成元宝样,耀眼之极。
土豆馋得直流口水,捞起一只一口咬破,发现里边包裹一块糖冬瓜,软软绵绵又甜沁沁的,好吃得让人舔指头。
小童子两只眼满足得弯成了月亮,连连说:“好吃,好吃。。。。”
杨玉笑了笑,从衣袖里边摸出块手帕,擦拭小童子嘴角两边的糖霜,又从背后摸出个小包袱,放在腿上,却不解开。
土豆捞过一只包裹着花生豆的煎堆果子,一大口去掉一半,“杨玉,你那包袱里边藏的是什么,快点打开来我看。”
杨玉慢吞吞的解开活结,拿出一个小小的法鼓,另还有一只黑黑的孩儿面具。
“那是什么?”
杨玉苦笑道:“照着宫里的规矩,年三十的晚上要跳大傩舞,我十分不幸的被选中了。”
土豆鼓着眼珠,“大傩舞,那是什么?”
杨玉耐心的解释,“就是找一百二十个十岁到十四岁的小男孩,穿黑衣服,系红头巾,戴一张黑面具,摇晃法鼓,驱除群魔疫病,不止宫中,坊间也是要跳的,你不知道?”
土豆摇头,“从来没听说过,每回过年太医署要放假半个月,阿爹都带我回他老家去了,不在长安呆的。”
她把手上油渍在身上擦了擦,拿了杨玉的法鼓翻来翻去的玩,鼓儿两边有拴着两只小绳,拨动之际敲打鼓面,叮叮当当的作响,很是有趣,又拿了杨玉的面具扣在脸上,冲着杨玉扮鬼脸,逗得杨玉也大笑,那一点被迫粉墨登场扮鬼童的郁闷心思因此也烟消云散。
一直闹到半下午,土豆吃得脑满肠肥的,一大包袱果子给她啃得七零八落不剩几个,肚儿鼓起天那么大,实在是再也吃不下了,这才让杨玉收拾残羹,两厢分手,杨玉回兵营,她去膳食房,磨蹭了小会儿,看看时候差不多了,就和送膳宫女一起,端了武珝的晚膳回辰宁宫,伺候珝用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