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全文完-第13/15页



    半年后,李蓉从西北接到荀川的消息,说她护送李川离开大夏,去了北方。

    在那之后,就再也没有两人的消息。

    李蓉常常一个人,在李川的宫殿里,坐上很久之后,才离开。有时候她也会怪裴文宣,怪裴文宣让李川离开,可是每当她想说什么时,她就会想起上一世。

    她决定了李川的一切,也就亲手杀了那个名为李川的少年。

    每个人,都只能做好自己,决定不了他人人生的选择,也不能明白对于个人而言,选择的对错,只有自己知道。

    德旭四年,李蓉又添了个男孩,名为裴清运。

    德旭七年,李蓉突然收到秦真真回到华京的消息。

    她听见消息那一瞬,从高座上狂奔而出,一路跑到宫门前,就看见宫门前,一对青年男女站在那里。

    青年看上去二十四五的模样,面上带了些胡茬,看上去风尘仆仆,但笑容肆意张扬。

    他旁边的姑娘黑衣佩剑,好似无声的守护者,静静站在他身边。

    李蓉不敢上前,好久后,听青年开口,温和叫了一声:“阿姐。”

    四年时光,李川绘制了整个北方疆域地图,摸清了北方部落地点与关系,还从北方带回了新的种子和香料。

    除此之外,他还带回了一个孩子,名为李寻。

    他和秦真真在华京没有待太久,留了北方的地图后,两人就带着李寻离开。临走之前,李蓉和李川谈了一夜,希望将李寻留下,李川却只笑了一句:“阿姐,我不留在华京,是怕我们起争执。把寻儿留在华京,阿姐与寻儿,就不起争执吗?”

    李蓉一时顿住,李川叹了口气:“而且,我不适合这里,寻儿也不适合,罢了吧。”

    拿到北境地图后,不久,上官旭告老还乡,裴文宣成为左相,上官雅擢为右相。

    作为大夏第一位女丞相,上官雅上任第一日,便上书北伐。

    此时大夏修生养息多年,军强国盛,上官雅提出之后,朝堂上下,无一反对。

    李蓉决定领着上官雅亲征北方。

    她做下决定当晚,裴文宣在她门口走了好久,李蓉见有人在门口走来走去,她“哐”的一下打开门,裴文宣吓了一跳,李蓉盯着他:“有话就说。”

    “我就是想,”裴文宣面色有些勉强,“曦儿和清运都还小,他们依赖母亲,要不……要不北伐我替你去吧?”

    李蓉没说话,她静静看着两个小家伙跌跌撞撞跑进来,李曦跑在前头,大喊着裴文宣:“爹爹,爹爹你来和我们玩啊。”

    说着,两个孩子就跑到裴文宣面前,一人一只腿,抱住裴文宣,仰头看着他。

    裴文宣面露苦涩,艰难道:“他们更依赖你,真的。”

    李蓉低头一笑,她伸出手,抱住裴文宣。

    “别担心,我不上战场。”

    “我就是想看看。”

    “想看看大夏的山河,看看百姓的苦难。我不能永远坐在华京,不是吗?”

    裴文宣没说话,一大两小都挂在他身上,李蓉抬眼看他:“而且,我也很依赖你的,我一定会回来的。”

    听到李蓉这么撒娇,裴文宣一时无奈,他叹了口气,只能抱着李蓉,低声道:“行吧,去吧。”

    他为她准备好所有后勤,李蓉和上官雅便朝着北方过去。

    有李蓉亲临,士气大振,李蓉和上官雅坐镇前线,由秦临秦真真领军,朝着北方深处腹地而去,立志取下北境皇庭,彻底平了北方。

    北伐的消息一路传到大夏各地,苏容华坐在家中,听闻右相上官雅亲临北方监战,他坐在房中,呆了许久,他站起身来,一把抓了外衣,迅速吩咐旁人:“将仓库里所有粮食都准备好,我带到西北去。”

    北伐一战,打了足足两年。

    而头半年,攻克皇庭后,李蓉便同上官雅提前回来。

    回来后不久,苏容华向上官氏提亲。

    苏氏虽不复旧日荣耀,但婚礼依旧轰动当朝,成亲当晚,上官雅却扇抬头,看着面前青年:“这么多年,我以为你都不会回来了。”

    “本是不想回来的,”苏容华笑,“但见上官小姐等着我,不敢顾府小姐心意。”

    “胡说八道。”上官雅嗤笑出声,“我是公务繁忙,无心风月。你说罢,以前不来现在来,是不是看上我丞相的身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