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萧关-第2/3页



        “不是羌人。”

        法正摇了摇头,随后轻轻吐出两个字。

        “萧关!”

        刘璋微微一愣,对于这个关卡的名字,似乎有些陌生。

        “萧关?”

        也不怪刘璋没有反应过来,萧关在整个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存在感实在太低了。

        东函谷,南崤武,西散关,北萧关为关中四大关隘。

        东函谷即秦汉时期的函谷关。

        函谷关是扼守司隶与关中的主要关卡。不过因为黄河改道,现在已经废弃。

        南崤武即扼守南阳与关中的武关。

        武关有山水环绕,险阻天成的美誉,是荆州之地想要进入关中,只有武关一条路。

        即便此时此刻,武关仍旧至关重要,是无法替代的。

        武关在谁的手中,谁就掌握了进攻的主动权。

        刘璋早期的规划中,占领关中后的第一任务就是将武关掌控在手中。

        西散关就是现在常说的大散关,扼守在陈仓道上的险要关隘。

        散关在设立之初,也是为了扼守汉中与关中的咽喉要道。

        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关中与汉中并不只有陈仓道一条,因此散关的作用变得比较尴尬。

        好在陈仓道在关中四道中,仍然是最适合进军的一条道路,散关仍旧有着不小的作用。

        刘璋派遣张任进攻陈仓,首先要攻克的,便是散关。

        北萧关,顾名思义,关中北部的一处关隘。

        陇上进入关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泾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

        渭河方向山势较险峻,而泾河方向相对较为平易。

        萧关即是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

        萧关在陇山山口依险而立,为关中西北部最为重要的屏障。

        萧关与长城的战略地位密切相关,与在环县境内沿长城修筑的城镇堡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只要将萧关死死的掌控在手中,关中的北大门就会彻底闭合。

        刘璋对于萧关的陌生,完全因为萧关防御的对象并不是汉朝内部的诸侯。

        萧关主要防备的对象是关中西北部的游牧民族。

        汉武帝时期针对的是匈奴。

        只不过后来匈奴分裂成了两部分,北匈奴远遁,南匈奴投降,匈奴算是彻底没落。

        大漠之上新生势力鲜卑取代了匈奴的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