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第072章 往事-第3/4页



    姜伯游点头“此事也是皇族与萧氏的心病”

    当年的小世子也不过才六七岁,什么“年岁虽小却心怀家国君臣大义挺身而出”,说给平民百姓听便罢了,他好歹也是在官场上浸淫过许多年的人,真不信这些冠冕堂皇的好听话。

    姜雪宁又想起上一世种种的蛛丝马迹来。

    原来与平南王逆党有书信往来,是为了寻找那个或许根本早已不存人世的“定非世子”

    她觉觉茫然“所以勇毅侯府之难,竟是无解吗”

    姜伯游知道她同燕临也算得上青梅竹马,此刻心里绝不好受,可他们一家比起跺跺脚整个朝堂都要抖上一抖的大家族,实在无足轻重。

    他沉默了许久,才怀着愧疚道“是父亲无能。早些月侯爷问起,还曾提过你与燕临的亲事,说只等那小子冠礼一过,便准备起来。小侯爷平日里虽总翻咱们府里的墙,我也常骂他,可实则欣赏他少年心性,能文会武,与京中那些纨绔不同,为父对他很满意。可惜造化弄人,我姜府不被牵连其中已是万幸,舍不下那脸做落井下石之事,然而要雪中送炭,也恐引火烧身”

    这意思,是说她与燕临的亲事不成了。

    姜伯游该是觉得她与燕临情谊深厚,若不提前告知她这消息,恐她骤然得知,做出什么不理智的惊人之事来。

    姜雪宁听了却无比平静。

    意料之中罢了。

    且她自重生回来的第一天开始,便在思考要如何面对这对面。如今它终于到来,她反而有一种奇怪的麻木,心里没了先前的焦躁,澄清得像是一片湖。

    书房里一片安静。

    姜伯游只用忧心忡忡的眼神看着她。

    姜雪宁静坐良久,竟然缓缓起身,再一次朝着姜伯游拜下“如今勇毅侯府遭难在即,女儿知晓父亲并无力挽狂澜之能,但侯府有恩于姜府,燕临有恩于女儿,是以今日雪宁有个不情之请。”

    姜伯游从未见过她如此郑重模样,不由愣住。

    姜雪宁却平静地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往日燕世子曾赠与许多贵重之物。侯府若遭难,必被抄家。朝野上下什么事情不用钱来打点便是将来获罪,家眷流徙,也无一处不缺银子。女儿有心想变卖旧物,又恐事急价贱,更恐多事之秋牵连府中,所以想请父亲帮忙。”

    是了。

    勇毅侯府遭难全无预兆,如今重兵围府,也软禁全无区别,便有偌大家财也无处去使,带得一锤定音落了罪,家财抄没都是最轻。

    姜伯游素知燕临对宁丫头毫无保留,只道宁丫头没心没肺;

    却没想,她还记得旁人的好,且愿图报。

    他眼底有些泪,便要答应下来,只是转念一想又不由有些发愁“可如今情势危急,朝野上下谁也不敢为侯府说话。便是备好了钱,也不知该去谁处打点,更不知谁敢为侯府打点”

    姜雪宁微微闭上眼,只道“父亲不必忧虑,剩下的女儿自有办法。”

    有时虽恐养虎为患,可不得已时也只有喂上一喂。

    往日门庭若市的勇毅侯府,如今是被重兵所围,连只鸟雀都不敢在台阶上停留。

    雕梁画栋,皆染冷清。

    多少年繁华似乎便成一梦,人人惶急自危,不知何日那高悬的屠刀会落到脖颈。

    侯爷燕牧躺在床榻上,脸色有些苍白,还不住地咳嗽。

    燕临端着药碗坐在他窗前,笑他“早几日下雨天,叫您别喝酒,您不听,还非拉了我一道,如今风寒都犯上来,还连着头风。可知道自己错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