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狭路争雄-第2/3页
放下兵器投降,逃走了七八百人,剩下的都躺在了地上。
丁全询问王玄谟,得知刘裕派出五千兵马前来宁陵、襄邑,心中暗自庆幸,要是再晚来两天,宁陵、襄邑便难下了。
简短地与杨冲商议了一下,决定不理会后面的三千宋军,先行夺取宁陵城。
丁全看着面如土色的王玄谟,笑道:“王将军愿意归降雍公,雍公定然欢喜。王将军若是能立下功劳,雍公肯定会重用将军。”
王玄谟恭声道:“愿听吩咐。”
“请王将军带了我等,前去诈开宁陵城。”丁全笑道。
王玄谟哪敢多言,听命带了换了宋军装束的骁勇营将士来到宁陵城下,周建和董亮都认识王玄谟,见他率军到来不疑有他,丁全轻松带着兵马入城。
可怜周建、董亮率人前来迎接,迎接他们的却是明显晃的钢刀,不明不白做了冤死之鬼。
通过王玄谟出面,丁全控制住局面,守城的宋军不少是原来的雍军,城头变换大王旗,又从宋军变回雍军。
丁全让县丞马宏带着官吏安抚百姓,城中百姓听是雍公兵马到来,壶浆箪食前来犒军。
王玄谟看到此情此景,心中暗自生叹,原本以为宋公会扫平雍公,如今看来雍公的胜算更大几分,自己归降雍公,焉知非福。
宁陵城三十里处,率领宋军后军的将领陈兴得知前军遇伏,不敢再行,派出侦骑打探消息,酉时得知宁陵城落入雍军手中
。
陈兴估计来袭的是雍军援军,不敢在原地停留,下令回转,于十余里处择险要之地扎营,严加提防。
丁全探知宋军后队防备森严,没有让杨冲出击,眼下守稳宁陵城最为重要。赵田接到丁全的急报,先队八千人于午时赶到;七月二十四日,三万大军到达宁陵城。
宁陵即得,襄邑便成了孤城,赵田派荡难将军刘欣领八千兵马前去夺取襄邑城。襄邑城守将见宋军大举到来,城中百姓又有异动,索性率军投降。
赵田下令,抓拿仍在城中的董存虎家人,将其兄弟、子侄斩杀二十余人,将董家坞百姓分别迁往颍川、襄城、汝南等地安置。
睢阳宋营,陈兴率军回返,禀报王玄谟投降、宁陵城已失的消息。刘裕愤然骂道:“王玄谟罪该万死,误愚大事。”
事已至此,只能应变。刘裕道:“宁陵既失,雍军很快便会救援睢阳,若被雍军打通西路,睢阳之围立解。”
毛德祖躬身道:“主公在西线筑有三道长围,愚愿率军驻守,不让雍军突进。”
刘裕颔首道:“德祖带一万兵马前去,若是雍军来攻,愚会随时求援。”
毛德祖道:“宋公放心,雍军援兵新召募的新军,战力不强。”
城墙之上,王镇恶看到宋军分出一部前往西面的长围,捋须笑道:“主公派援军到了。宋军驻守长围,应该是宁陵已被援军收复。”
赵田在宁陵休整两天后,大军
开始朝睢阳进发,三日后到达长围之外安营。三道土围分别结于睢阳城三百步、七百步和千步,长围留有通道,方便出入。土围高约六尺,类似城堞,土围后的兵丁可以从后射箭、刺枪。
两天后,数十辆投石车在长围两百步外排开,石雨从天而降砸向长围后的宋军。毛德祖不愿被动挨打,率军冲出长围,与雍军混战,投石车被悉数砸毁。
赵田以骁勇营为锋,迫退宋军。第二天出动冲车,在土围上撞出数处豁口,宋军在长围之后用盾牌、长枪、利箭阻路,冲车进入之后栽入深沟,赵田只得再度退回。等雍军撤走,宋军用土袋将缺口重新填好。
睢阳城外,刘裕重新组织大军开始进攻,赵田在驻营中都能听到呐喊厮杀声。
不能多耽搁下去了,赵田决定动用火药。晚间,投石车将火药罐掷向长围内的宋军帐篷,火箭引燃起大火,毛德祖连忙引兵躲避。
城墙上,有人禀报王镇恶,王镇恶看到西面长围宋军营寨方起,道:“援军动用火药破围,我等出城接应。”
西门被土袋堵死,王镇恶安排好城墙戒备防守,带着五千人出北门,绕到西城发动攻击。
此时,宋军被烈火逼得连连后撤,随着投石车的推进,第二层土围也燃起了烈火,毛德祖命兵丁拆除帐篷,刨土扑在火焰之上,希望能扛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