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扬长避短-第2/3页
就拿曾安自己来说,杨安玄任他为仓曹参事,却让刘坚做仓曹,无非是养个富贵贤人,遇事能得到刘家相助。
“愚这几日跟在主公身边,知晓主公在朝中除了郗公和阴公外并无助力,此不如刘豫章也。”曾安继续道:“刘豫章坐镇京口,朝中有王司徒、孔侍中、袁尚书相助;刘南平近在历阳,朝中亦有谢中书令以及众多门阀相助;主公远在襄阳,朝政鞭长莫及,何不扬长避短,交结这些下品官吏作为助力。”
扬长避短,杨安玄眼中闪出亮光,思忖片刻道:“世人追逐无非名利二字,这些人显然求名更甚于利,除了雍兖之地,愚恐怕给不了他们所要的东西。”
曾安朗声笑道:“主公何必妄自菲薄,主公若想在朝堂上扶持些人手,恐怕琅琊王和武陵王都会乐见其成。”
杨安玄略思片刻,明白过来,道:“齐由是说朝廷乐见愚制衡刘裕和刘毅等人。”
“不错”,曾安双掌轻拍,道:“虽然刘豫章重立晋室,但朝廷未尝不担心他成为另一个桓玄。”
杨安玄认真打量着曾安,刮目相看地道:“愚本以为齐由是治政之才,没想到还有子房之能。”
张锋在一旁轻声嘀咕道:“读书人就是心眼多。”
杨安玄一瞪眼,斥道:“张锋,愚可是不让你读书,这几日将《论语》抄录一遍。”
张锋苦着脸应是。杨安玄看着曾安,思忖片刻,道:“刘豫章以刘穆之为谋主,暗中操纵朝堂,齐由劝愚布局建康,可愿替愚在朝中为官?”
相较于刘裕近在京口,曾安在京中孤立少援,存在风险,所以杨安玄要问过他本人之意。
曾安傲然拱手道:“昔年毛遂自荐,愚亦自请处囊中。”
张锋没听懂话中之意,但明白曾安是想留在京中,张了张嘴,终未出声。
杨安玄笑道:“齐由不要急着决定,细思几天再告诉愚。”
吏部二月末才将授官名单报送给司徒府,时间绰绰有余。杨安玄又道:“从京中送信到襄阳,往返亦不过半月,不妨问过你的老师。”
…………
果如曾安所料,弘农郡公为怡秋楼杏娘写新词之事很快在京中传得沸沸扬扬,不少门阀子弟、商贾富户专门前往怡秋楼一睹杏娘是何等倾国倾城,能让杨刺史为之倾倒。
见过之后多数人暗笑杨安玄的眼光异于常人,那杏娘是半老徐娘,眼角皱纹已现,人老珠黄不远,勉强能称得上风流二字。
有人翻出当年杏娘在秦淮河上卖唱的旧事,两首《相思》词似乎可以认定杨安玄与杏娘有私情,便连怡秋楼中斗曲的恩怨都被拿出来议论,杨安玄成为京中热议人物。
杏娘抓住时机,推出了楼中几位姑娘,怡秋楼的生意红火得让同行眼热。33??qxs??.????m
“春日游”成为京中热唱,秦淮河上船来船往都是“纵被无情弃,不能羞”,携伎出游若不唱“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似乎少了三分韵味。这首“春日游”洐生出多个唱本,以怡秋楼和盛花居的版本流传最广。
建康城宣阳门与大司马门之间是七里长的御道,祠部尚书殷仲文的住处就在离大司马门不远处。
殷府是五进的朱门大户,是晋元帝司马睿赐给殷家的府邸。殷仲文好奢华,车马器用服饰无不极尽华丽,宅中妻妾歌伎数十人,每日丝竹饮宴不断。
在桓玄当权期间,因殷仲文甚至为显贵,桓玄对他赏赐甚丰,殷仲文总领诏命,任侍中兼左卫将军,无数人讨好交结于他,殷仲文大肆收受贿赂,积累家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