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各自筹谋-第2/3页
乌衣巷,谢府花园,望春楼。楼高三丈,红柱青瓦,四面开窗,高楼上宾朋满座,中书令谢混宴请左将军、豫州刺史刘毅。
刘毅文士装扮,三十六岁的年纪,正是男子最强健的年纪。他身高七尺,剑眉虎视,举手投足刚劲有力,在一众谢家子弟中显得鹤立鸡群。
坐于主席的谢混笑道:“过段时日,希乐兄便要持节前往历阳,愚敬希乐一杯,愿此去早日荡平桓氏余孽,廓清宇内。”
刘毅朗声笑道:“多谢中书令盛情款待,桓氏余孽不过是苟延残喘、覆手可灭,何足挂齿。”
天子返京后,谢瞻转任琅琊王大司马参军,今日亦在坐中,对刘毅道:“刘将军文武双全,今日春光美景,何不作诗以记之。”
刘毅欣然起身,来到楼前往外张望,见园中繁花似锦,淡雅的花香扑面而来,花丛中有女子手持团扇扑蝶,笑声隐隐传来,谢府的庭院有如画中。
“春风拂面暖,莺啼绿映红”,刘毅的目光从女子身上收回,环视座中谢家子弟,心中生起傲意,洪声道:“愿遂平生意,旌旗卷长风。”
众人纷纷叫好,刘毅转身拿起案上的酒杯,一饮而尽。
谢灵运看着举止豪迈的刘毅,脑中想起鸡笼山上迎风傲立的杨安玄来,那句“铁马冰河入梦来”有如金石作响,比起刘毅的诗强出太多。
琅琊王司马德文任大司马,广募贤才,谢灵运被征募为大司马府参军,雄心勃勃地承续祖父衣钵,以重兴晋室为己任。
谢混笑道:“希乐以诗言志、气概不凡,天子有旨,让左将军府的文武官吏皆随你前往历阳赴任。”
刘毅道:“谢家子弟皆是一时俊杰,愚有意请几位贤才前往历阳相助。”33??qxs??.????m
相比刘裕,谢混更为看好刘毅。刘裕掌权以来,重用寒士,对门阀士族多有抑制,谢家子弟并未得到重用,自己升任中书令是天子返京后的任命。
前段时日,祠部尚书殷仲文因朝廷音乐不全,向刘裕请求重建。刘裕不以为意,称“不喜、不习”,这让谢混暗自鄙夷。
刘毅则不同,与士族门阀交好,携文人名士同游,访名僧、招名伎,寄情山水,饮宴雅会,在京中风评极佳。
此次请刘毅前来赴宴,谢混亦有让族中子弟前往豫州之意,王谢虽是顶级门阀,但族中子弟众多,能多几人出仕总是好事。
你情我愿,各有所求,楼内一片欢声笑语,皆大欢喜。
…………
艨舯舰驶离码头,顺流而下,刘裕看着逐渐远去的建康城,若有所思。
龙骧将军檀韶站在他身旁,不解地问道:“主公为何坚辞留京,主政朝堂岂不是更能一展抱负。”
天子加封刘裕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徐、青二州刺史,并以其为录尚书事,总理朝政。刘毅坚辞,请求返回京口。天子下诏命文武百官相劝,刘裕再拒。
世人以为刘裕欲学桓玄三让,于是天子亲临刘裕府中劝说。刘裕惊恐,前往宫城陈述愿回京口重整北府军、安定天下之意。
大司马司马德文和太保司马遵见刘裕心意已决,才以天子名义下诏准许刘裕回归京口,让祠部设酒为其饯行。
檀韶年幼丧父,兄弟五人皆由堂叔檀凭之养大。檀凭之在罗落桥死于皇甫敷之手,刘裕将檀凭之所统的兵马交与檀家子弟统领,檀韶成为刘裕府中参军。
此次刘裕受封车骑将军,檀韶随府迁转,成为车骑将军参事,加号龙骧将军。檀韶好酒贪横,不通政理,但刘裕喜欢他作战勇猛,忠心耿耿,视为心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