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洛阳谈判-第3/4页



    出京之时,司马道子召董怀入王府面授机宜,许他便宜行事,给他的底线是秦军只要退兵、承诺五年之内不再进犯洛阳,再赔偿些财帛颜面上过得去即可,若能索要些百姓、马匹就算他立功。

    董怀与杨安玄私下有过沟通,将会稽王的意图告知过杨安玄,问道:“安玄,你以为该如何答复秦人?”

    “董侍郎,洛阳兵力不如秦军,只能倚城据守。豆田壁一战是趁敌不备,如今秦军有了提防,再想突袭几无可能。”杨安玄道。

    杨安玄的话得到辛恭靖的赞同。董怀道:“打仗辛将军和杨将军都是行家,愚不便置言。”

    辛恭靖抚着胡须道:“留姚崇在手,于国并无大利,反而容易激起秦人怒火。晋秦相争,徒让代、燕得利,依辛某愚见,不如索要些战马放他回去。”

    杨安玄笑道:“若能将姚崇换得马匹、百姓和财帛,诸公能在年前立功回朝与家人团聚,来年二月吏部考绩亦不会错过。”

    这席话引得众人频频点头,便连诸葛松也感觉若能早些立功还朝,赶上明年考绩说不定能凭功劳迁升。秦军不顾后果发兵,自己难道还真的上城御敌吗?

    基调定下,以姚崇换马匹等物。董怀松了口气,问道:“安玄,你觉得秦人的底线在哪?”

    杨安玄胸有成竹地道:“尹纬是伪秦司隶校尉、秦皇姚兴最信重的臣子,早早就派他前来谈判足以表明姚兴对姚崇的重视,既然除开土地不能谈,其他财帛、马匹、被掳百姓董侍郎不妨大大张口,越多越好。”

    董怀担心地道:“秦人会不会反悔,得了姚崇又兴兵前来?”

    “应该不会,秦人境内不太平,派杨佛嵩驻军上洛做出威迫之势,其实并无战意,不然早就陈兵在洛阳城下。”

    董怀松了一口气,笑道:“如此甚好,明日定要从秦人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再谈,晋朝开出条件:要五千匹战马、五万掳走的晋国百姓,两国签订协议,各守疆域不得侵犯。

    尹纬暗松了口气,天子暗中交待过,一定要保证齐公的安全,如果晋朝一口咬定要占领的土地,便将弘农郡归还,事后再兴兵讨还。

    这话表明了天子赎回齐公的决心,但尹纬却知道大秦国运虽然蒸蒸日上,隐忧出不少,一不留神便会重蹈当年苻秦之覆辙,天子才会期以三年勤修内政,夯实国基。

    晋国疆域远在秦国之上,一旦争起,长年累月秦国拖不起,燕、代与秦接壤,说不定会趁火打劫。晋国虽然朝政**,但仍有杨安玄、董怀、辛恭靖这样的忠贞之士,又身处南方有长江天险,短时间内还是不起冲突为上。

    秦国的精力应该放在北方凉、燕身上,特别是是代国迅速崛起,打得燕国节节败退,一旦代国灭燕,那么将是秦国大敌。

    尹纬向姚兴建议,趁代燕交战之机,在治国安民、发展内政的同时,蚕时燕、凉土地,与代国一战。

    若能胜代,则可顺利平定北方,像天王苻坚一样,率军南下一统天下,晋国会像熟透了的果子,伸手便可摘下。33??qxs??.????m

    晋人开口要要五千匹马、五万百姓等财物,在尹纬看来就一个字“陋”。

    秦国的战马超过十万匹,去年取成纪和上邽,得良驹三万余匹,百姓七万余户;占领燕国河东又得战马两万余骑,薛、柳两家归降人口近十万户,区区五千匹马、五万百姓对大秦来说不算什么。

    虽然晋国索要不多,但也不能轻易许之,尹纬安坐,任由属官与晋人磨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