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国庆盛典-第3/4页



    安羽汐笑道“,黄河的源头出自青藏高原,那是事实没得的,王子通晓文地理,令人好生敬佩,将进酒中还有一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虽出自青藏高原,长江黄河最后流向的还是我大唐的大海之中,这也明我大唐包罗万象,气吞山河就像大海一样能包容并主宰整个世界的一牵”

    顿了顿又续道“,皇上我突然有了诗兴,想诗一首。”李世民笑了“,朕洗耳恭听。”安羽汐读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的高才能看的更远,阿史那王子意下如何?我这首诗就叫登观海楼吧!”

    长孙无忌拍手道“,好好安先生的好,这首诗也是做的非常好,以诗却可育人。实在漂亮,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哈哈千古绝唱啊。”

    高句丽王子朗声道“,作诗是安先生的强项,他的诗一出口就是千古绝句,豪情壮志,可是我读了这么多首他的诗,却从没有见他写过关于花卉或者实景的诗句,是先生不愿作还是有所选择亦或是力有不逮呢?我看今晚上的花很多,特别是菊花,更是金光灿灿,不知道先生您能不能即兴发挥作一首咏菊的诗?”

    安羽汐心中想了一下,在场各人目光都看向他,李洛雅也关切的凝视着,好一会安羽汐才抬起头来“,我作诗句本不拘泥,即兴发挥,张口就来,关于咏菊与牡丹等花的诗古人已经不知作了多少,我也不想拾人牙慧,既然王子盛情邀请,我也只能却之不恭,勉为其难的胡乱作一首,希望大家不要笑话。”

    故作沉思了一下,读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是今晚上第二首,不如叫咏菊二吧”。轰的一声,大家齐声鼓起掌来,掌声经久不息,人人都露出钦佩的目光。

    长孙冲笑道,“好诗果然气魄恢宏,笔劳刚劲,格调雄迈,语气斩截,气势凌人,好诗,果然是大唐第一诗仙。”

    新罗王子道“,这首诗果然是好诗,从这首诗里也看出先生的非凡抱负,以后肯定不会是池中之物,将来定会一飞冲,成就王侯霸业,甚至比这更大的基业成为大唐可汗那般开国明君也非难事啊。”

    安羽汐听了此话,顿时觉得后背一阵发凉,原来刹那之间已经汗流浃背,一时忤在当地,一言不发,向李世民与李治看了两眼,忐忑不安的不知道该什么才是。才想起古代因为一句话就被杀被满门抄斩的事比比皆是,而这首诗也是黄巢起义的领头人黄巢所作,的确风芒太过而他比王侯将相开国君主等明显是挑拨离间之词,意指自己将来可登帝王之位,怎不让权战心惊。低着头默默无语,也无从分辩。

    此时李治嚯的起身,凛凛的指着新罗王子道“,新罗王子,你这话何意?难道想挑拨我大唐君臣的关系吗,我告诉你,我大唐君臣一心,绝无猜忌之意,而且安羽汐已然成为我妹夫,是我大唐皇亲国戚,早已誓死效忠我大唐,别你这么几句挑拨离间的话,就算是刀子架在他的脖子上,他也不可能做违背大唐的事。”

    安羽汐心中略宽,只希望李治日后不要秋后算账,忙表明心迹,“,太子的极是,此生无悔入大唐,来生还做大唐人,我这个人生性懒惰,不喜为官,当官是当不来的,我的志向便是做一个有钱人,娶上几房妻妾,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生活,这就够了。与诗中的境界完全不同,刚才这位王子我志向高远,可太瞧得起在下了,什么王侯将相,一切都是过往云烟,但是我愿协助皇上太子,让大唐的子民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念,人人有钱赚,让每个大唐人生活的美好,开心富足,这是我想要奋斗的目标。”

    “,安大人不必剖析,你对大唐的忠心日月可鉴,朕心明了,你不必理会旁人如何看待,做好你自己就可,你是我与治儿除辅机等大臣之外最为信任之人。本来昨朕与治儿商量,你为我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准备封你一个爵位的,听这位王子这么一,我现在封你爵位倒显的我是笼络人心似的,治儿你这事怎么办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