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拉扯-第2/3页



    “哎,陈制台过谦了。”

    陈奇瑜又叹了一口气,“哎,来实在是惭愧。”

    “不瞒殿下,下官这次前来,为代王府解决宗室问题,是应有之责,下官前来,是另有事情相求。”

    朱彝梃心里咯噔一下,心道不好,这是要开口要钱要粮了。

    “陈制台也不必客气,本王既是太祖血脉,皇室宗亲,为陛下分忧,为朝廷解难,那是应有之义。”

    “只是我代藩近些年来,事故频发,屡受挫折,尤其是在嗣位的问题上,是一波三折,惹出了许多问题,就连岁禄都被减半。”

    “起这岁禄啊,都多少年没发全过了,原来,岁禄虽也掺着宝钞,可好歹还发点实物呢,如今却是全都改改成了宝钞,一点实物也没了,哎,实在是苦啊。”

    “虽王府还有一些庄田,但那些田地可都是朝廷的,代王府也只是食税而已。”

    “再加上近些年来,年景是一年比一年差,地里的收成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是本王哭穷,而是真穷啊。”

    “不过陈制台放心,虽然在钱粮上我代王府无能无力,但在其他方面,只要是本王能够帮上忙的,就尽管开口,本王一定竭尽全力。”

    完,朱彝梃就端起茶杯,品起茶来,不过,他的眼神一个劲的往上瞟,不动声色的观察着陈奇瑜的反应。

    代王朱彝梃的,也确实是实情。

    明朝的宗室,上层,骄奢淫逸,可中下层,却是苦不堪言。底层宗室的岁禄被克扣甚至直接不发,那是常有的事,更有甚者,底层宗室集体讨要岁禄。

    明朝的宗室拖累的明朝的财政,这个不假,但你要是明朝的宗室吃垮了明朝,这个就过于夸大其词了。

    皇帝,大臣,不是傻子,他们就真的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什么也不是的宗室吃垮大明朝吗。

    显然是不能的。

    例如,限制娶妾,限制宗支,限制俸禄,减少实物发放,甚至是直接拖欠不发。

    纸面上或许供养明朝宗室的花费很多,但落没落到实处,有多少能落到实处,就很难了。

    曾经看到过关于明朝宗室俸禄问题的一个看法,在这里引用一下,如有不妥,还请联系删除。

    宗禄,是最容易被文官克扣拖欠的,倒不是他们为了自己贪污,而是为了减少对民间的征税,以达到政治正确。

    大明朝是穷死的,宗室,是一个原因,但真正的大头,是那些所谓的士绅。

    就像剧中嘉靖皇帝的那样,朕的钱,他们拿两百万,朕分一百万,还要朕感谢他们吗!

    明朝财政的窟窿,有藩王的影子,但绝不止藩王一个。

    对于代王朱彝梃的话,陈奇瑜也是了解一些的,但代王是明初传承至今的藩王,底蕴绝非其他可比。

    你代王府传承二百多年,就没侵占土地,就没有百姓投献田地,就没别的灰色收入,这么多年的积累,穷,谁信啊。

    只是如今国库空虚,代王府有钱有粮,又在大同,很难让人忽略。

    临行之时,陈奇瑜便得到了授意,向代王府借粮,虽然代王的不是假话,但孰轻孰重,陈奇瑜还是拎得清的。

    他朝着代王朱彝梃一拱手,“哎呀,殿下真是高义啊。”

    “如今林丹汗大兵压境,而我朝却是国库空虚,多事之秋,下官本想向殿下借贷些钱粮,以充军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