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泰不华设下口袋阵 薛万户违背帅府令-第2/4页



    “你快吃饭,吃过了饭,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叶安笑着。

    “什么好消息?”苏晴儿问,“现在就告诉我。”

    “你先吃饭。”叶安。

    “你不告诉我,就不吃。”苏晴儿,“你还能有什么好消息。”

    “好吧,先告诉你。”叶安,“老爷要宴请戴珣寨主。”

    “这算什么好消息呀?”苏晴儿有些生气,“叔父宴请戴寨主与我有什么关系呀?”

    “你平日自夸聪明,怎么连这事还想不明白。”叶安,“老爷这次是邀戴寨主助剿方寇,你让戴寨主替你求个情,老爷能会不答应?再了,老爷并非真不想让你去,只是一时生气,你再学乖一点,在老爷面前做个保证,他气一消,不就成了。”

    苏晴儿听了大喜,:“嗯,叶安,你的有道理。”

    “快吃饭吧。”叶安,“吃过饭就去找戴寨主。”

    “我先去找戴寨主,回来再吃。”苏晴儿站起身,快步离开了卧室。

    叶安看着苏晴儿离去的背影,摇摇头,叹了口气:“唉!”

    山道上,官兵借着夜色掩护,悄悄向潜伏地点行进。赤盏晖勒马立于道边,挥手催促着军士:“快!快!”

    军士沿曲折的山路,疾步行进。

    海面上,义军的船队高悬桅帆,向飞云江江口驶来。方国珍来到船头,望着浩浩荡荡行进的船队,:“传令下去,船队进入江口之后,沿途不得袭扰百姓,悄悄行进,以免暴露。”

    “是。”传令士兵走到船头,摇动令旗。

    官军乘夜行进,都进入了伏击位置。泰不华,刘基站在凤凰山山顶往下俯看,山谷里怪石林立,草木丛生。泰不华指着山谷:“都事请看,这山谷中,林木茂盛,若用火攻,必烧得贼寇片不留。”

    刘基摇摇头:“火攻虽可助我破敌,但不是上佳之选。”

    “为何不是上佳之选?”泰不华问。

    刘基:“方寇手下的军士也本是我浙东的子民,他们之中大多不愿为寇,或被裹挟,或沦落为寇,实属情不得已。若我官军宽以为怀,他们或许会放下武器,甘愿归顺;若我施用火攻,剿杀绝尽,他们会认为归顺之路已绝,必定铁心依附方寇,与我决一死战。”

    泰不华感慨地:“都事不但深谋远虑,心地甚为宽仁,诸葛武侯在世也恐不及呀。”

    刘基笑笑:“呵呵,都元帅过奖了,不是下官宽仁,情势如此。百姓本愿依附于官府,若官府对其太峻苛,他们就会转而依附贼寇。我浙东匪患迭出,也多缘自于此,不光是灾之故。”

    “都事言之有理。”泰不华:“匪首必须严惩,协从可以宽宥。”

    刘基点头:“嗯,惟有如此,才能根绝匪患。”

    山谷两侧的密林中,前面堆满了檑木、石块。军士埋伏在林中,注视着山下的一举一动。

    义军的的战船借着晨雾,钻进芦苇丛,慢慢靠近飞云江江岸。士兵纷纷跳上岸,在密林中悄悄向凤凰山行进。

    万户薛兆谦、总管吕世忠所率的人马伏于江边的一片竹林郑林中鸟鸣啾啾,泉水叮咚。一团团白雾从江上飘来,飘进竹林。

    吕总管看着眼前之景,随口吟诵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唐 王维《竹里馆》),看这流云相逐,聆听好鸟和鸣,再呼吸着林间新鲜的空气,怪不得王右丞(注: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隐入山林,乐而忘返,置身此境之中,真有羽化而登仙之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