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刘伯温奉命犒乡勇 苏晴儿助力擒奸细-第3/5页



    “吕大人,因何感慨呀?”薛万户问。

    吕总管:“想我堂堂官府的粮队,便捷的水路不敢走,偏挑那崎岖偏僻的山路来走,怎不令人感慨呀?”

    “敬佩,敬佩!”薛万户,“吕大人时刻心忧社稷,着实可敬。”

    “薛大人,”吕总管听着薛万户的话有些不入耳,问,“你这是夸我,还是损我呀?”

    “你……”薛万户摇摇头,“我看你吕大人呀,是被人损习惯了。”

    “别光我,”吕总管,“刚才见你目不转睛地盯着粮队,又在琢磨什么呢?”

    薛万户:”我在琢磨,这平阳知州寇诚哪来的这么多粮食?”

    “你真够累的!”吕总管,“有粮吃不就行了,管它哪来的!”

    薛总管有些生气,:“哼,与你为伍才真够累呢,一点脑子都不动。”

    “薛大人,怪罪的是。”吕总管思索了片刻,“经你这一提醒,我还真觉得有点蹊跷,莫非都元帅府的人又在耍什么花样?”

    薛万户笑着:“呵呵,学着点吧,都元帅府的人,心眼多着呢。”

    海岛议事厅内,方国珍坐于书案后,正为粮草发愁。刘仁本走了进来,脸上挂着微笑:“主帅,好消息。”

    “是何消息?”方国珍问。

    “温州城内传来消息,官军又运粮了。”刘仁本。

    “官军又运粮了?”方国珍顿时来了精神,“好呀,我义军正缺粮呢!”

    “不过,这回走的不是水路,是陆路,马车运送的。”刘仁本。

    “不管它水路陆路,只要送来,我义军岂能不收?”方国珍。

    “呵呵,主帅的有理。”刘仁本。

    “让城里的人打听一下,”方国珍,“运粮走的是哪条路,粮又从何处运来?”

    “是,主帅,我这就安排。”刘仁本。

    书房内,刘基坐在书案前整理着诗稿,苏晴儿走了进来,:“叔父,平阳寇知州差人送来了一封密信。”

    “密信?”刘基。

    苏晴儿递上密信,刘基接过,拆开,看过后大喜,自言自语道:“好,好!”

    “好?”苏晴儿问,“何事令叔父如此开心?”

    “哦,呵呵,过几你就知道了。”刘基笑着,“晴儿,给叔父沏杯茶来。”

    “好的,叔父。”

    苏晴儿端来一杯茶,刘基饮了两口,提笔疾书。苏晴儿笑着:“听有酒助诗兴,叔父你呀,茶助诗兴。”

    “兴致来了,何在乎茶与酒呀。”刘基停笔,笑着问,“晴儿,叶安呢,怎么没有看见叶安呀?”

    苏晴儿:“叶安还在粮仓,没回来呢。今平阳州又送来了一批粮草。”

    “哦,粮仓那边可有什么异常?”刘基问。

    “没有,一切如故。”苏晴儿。

    “这两你和叶安多多留意粮仓。”刘基,“提醒守卫的军士多加心,绝不许任何外人靠近粮仓。”

    “晴儿明白。”苏晴儿。

    粮仓门前,支着一个馄饨摊。卖馄饨的商贩,一边煮着馄饨,一边眼睛不停地溜向粮仓。叶安、苏晴儿走过粮仓门前。苏晴儿停了下来,指着馄饨摊:“叶安,看,那个卖馄饨的。”

    叶安笑了笑,:“呵呵,怎么了晴儿,想吃馄饨了?”

    苏晴儿低声:“叶安,你就知道吃,你仔细看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