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刘伯温起复赴温州 密竹林偶遇凶杀案-第3/4页
“我……”苏晴儿愣了一下,眼珠一转,,“我是这样想的……叔父,你一定需要个人服侍不是。我会沏水、做饭、还可以牵马、研墨……我什么都能做。”
刘基一乐,:“呵呵,这些叶安都会做。”
“叔母,叔母,你帮我劝劝叔父。”苏晴儿摇着陈氏臂,不停地撒娇。
陈氏偷乐,:“我和你祖母都舍不得你走,琏儿还要你教他练剑,更离不开你。”
苏晴儿着急了,:“叔母,求求你!”
“好好好,我替你求求情。”陈氏冲刘基,,“你就带上晴儿吧。”
“好吧,看在你叔母面上,就带上你。”刘基,“可你一定要听话,凡事不可擅作主张,不然,叔父我让叶安立刻把你送回来。”
苏晴儿:“叔父放心,我一定听话!”
“快去收拾一下行装,早早休息,明赶路。”刘基。
“嗯。”苏晴儿蹦蹦跳跳地离开。
“老爷为何要难为一下这孩子?”等苏晴儿走远了,陈氏问。
“你没看到她目光中充满杀气?”刘基,“如此报仇心切,若不让她有所忌惮,日后必会闯祸误事。”
“老爷考虑的周全。”陈氏。
“你先陪孩子休息,我去娘那儿看看。”刘基。
“嗯。”陈氏离开。
刘家祠堂内,香雾缭绕。祠堂内挂着刘氏先祖的画像,正中有一神龛,神龛前置一供案,案上放着香炉,香炉前放着一把宝剑和一方端砚。刘基母亲正跪在案前祈祷。刘基走了进来,燃上三炷香跪在母亲身边,祈祷,叩拜。
“儿呀,”刘基母亲回头看一眼刘基,:“蒙圣恩眷顾,重又得以起复委用,该高兴才是,为何还满面愁容呀?”
“娘,你有所不知,”刘基:“如今朝纲不振,官吏贪墨舞弊之风日盛,各地匪寇蜂起。方国珍作乱浙东,朝廷几番进剿,都无果而终。我此次赴任是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前途未卜呀!”
“为娘还不糊涂,娘有何不知!”刘基母亲面带愠色,:“儿呀,你看看这上面挂的列祖列宗,他们出仕,有谁先谋虑自家性命?”
刘基抬头看着先祖的画像,有些惭愧,低头:“娘,儿知错了。”
“儿呀,我们刘家,远祖崇武,近世修文,”刘基母亲,“哪一位先祖为官,念及的不是社稷苍生?”
“娘……”
刘基母亲慢慢站起身,捧起案上的宝剑,:“这把宝剑是你八世先祖延庆公所佩,你先祖就是手持这把宝剑,征西夏,抗辽军,驰骋沙场,为国纾难。今娘把这把宝剑传给你,望你也能用它建功树勋。”
刘基接宝剑,叩拜:“儿谨记。”
刘基母亲又捧起案上的那方端砚,:“这方端砚是你曾祖父刘濠公所用,你看它朴质无华,未有任何纹饰,却为你曾祖父所钟爱,原因就是其寓有端直方正之意。这砚中之墨,曾写过无数牵系社稷苍生之章,从未书过一篇夸饰钓誉之文。今娘也把它授与你,望你也用好这砚中之墨!”
刘基接过,再拜:“儿铭记于心!”
第二,刘基辞别了家人,带着苏晴儿和叶安前往温州赴任。刘基骑马,苏晴儿、叶安徒步跟随。山道两旁千峰竞秀,溪水潺潺。苏晴儿、叶安像放飞的鸟,开心地着、笑着,边走边浏览着两旁秀美的山色。刘基本来心情有些沉郁,渐渐地被两个年青人感染了,也抬起头,边走边饱览春山的秀色。
“这的景色好美呀!”苏晴儿有些陶醉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