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水稻收割,亩产八百



    周蓉入女营后,秦源便抹除了对方的消息,对方毕竟在京都当了一个月的乞丐,想要抹除倒也简单。

    在享受了三个月的安静生活后,秦源被李秀宁拉回了岐国,理由很简单第一季水稻要收割了。

    秦源极不情愿的跟着对方来到了一块试验田附近,此时试验稻田里的稻穗儿各个饱满都压弯了腰。

    “陛下,我们可以开镰了吗?”负责试验田的官员询问道。

    李秀宁惊喜的看着稻田里的稻子整个人无比的兴奋,要知道这可是粮食啊!

    不仅是当地的士兵,就是当地的百姓都无比的兴奋,要知道试验田里的稻子可比自己家里的稻子好太多了,好到他们差点不相信这是稻子了。

    “开,赶紧开。”李秀宁激动的道。

    随着官员的一声令下,那些早就摩拳擦掌的士兵立马猫着腰开始收割稻谷,还专门有两名士兵负责一旁的脱粒机。

    十几人都收割速度都没赶上两个饶收割速度,看着那些割麦子的士兵急的啊!

    最后很多百姓都亲自上阵了才勉强维持平衡。

    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都被装好然后做上标记,进行称重然后记录,然后越附近的晒谷场。

    这边割完那边立刻安排人放水耕田,整个过程毫无违和感,用不了几田里便可以种第二茬了。

    而此时大多数百姓家里的水稻才刚刚开始抽穗。

    负责登记的官员也是满头大汗,生怕出了错,要知道这可是大事。

    很快五亩地就全部被割完了,而负责统计的官员则需要将所有的数据全部加起来。

    “一号地,八百七十斤。”

    “二号地,九百二十斤。”

    “三号地,九百五十斤。”

    “四号地,八百八十斤。”

    “五号地,九百一十斤。”

    当所有的数据都出来后,不仅是李秀宁就连周围的百姓都傻眼了。

    要知道风调雨顺的一年,一亩地能产四百斤就已经是大丰收了,如今不仅产量翻了一倍,而且根据对方的法还能再种一茬。

    此事若真能成功,除非遇上蝗灾,否则岐国将永不缺粮。

    “老朽与百姓谢过陛下圣恩。”里正带着全村的百姓跪在霖上。

    “里正,你可别高心太早了,这粮食要是种成了陛下,可是要加一成赋税的。”秦源笑着道。

    “啊?”里正一听到要加赋税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这……”里正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了。

    毕竟在百姓的眼里增加赋税,无疑是减少了他们的收入。

    “老丈可读过书?”

    “读过一点。”里正自豪的道。

    “那就好,三百斤的七成和一千六百斤的六成哪个多?”秦源笑着道。

    老汉盘算了一下,依旧没算明白。

    “哎我就知道你们算不明白,哪怕是我们抽走四成,你们手里的存粮依旧是之前粮食的三倍左右。

    之前的三倍粮食难道还不够你们吃吗?”秦源认真的解释道。

    “有道理啊!”

    “是啊,虽税多了一成可粮食翻了好几倍呀。”村民们低头道。

    “你看你们家家户户都有了粮食,税收提高了国家的手中也有了粮食,万一碰上地龙翻身,洪水,蝗灾等不可抗力的因素,国家也能调拨足够的粮食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