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 人去哪里了-第2/4页





    “继藩。”

    方继藩才张开眼,看了看弘治皇帝,面上的杀气,转化成了温柔,他微笑:“啊,陛下,您醒了啊。”

    弘治皇帝道:“这一句话,该是朕说才是。”

    方继藩便无词了,人刚刚醒的时候,大脑还未开机,此时有点懵。

    弘治皇帝没理方继藩:“萧伴伴,现在到哪里了。”

    “出城十五里了,路上有积雪,不敢走快。”

    弘治皇帝皱眉:“不见村落吗?”

    萧敬踟蹰起来。

    “说话。”

    萧敬道:“路过了两个村落,见没什么人烟。”

    “这怎么可能,这是昌平啊。”

    “要不,陛下,方才我们就过了一个村落。”

    “走,去看看吧。”

    弘治皇帝颔首。

    自来了昌平,他就浑身的不自在,也不知什么缘故。

    马车又动了,过了片刻,远远的,竟传来了读书声。

    这读书声,听着甚是亲切。

    弘治皇帝心里一动,叫停了马车,和方继藩一道下车。

    这里是一处村口。

    雪已停了,积雪已覆盖了村前的小路,可这时候,依旧不见多少人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烟。

    弘治皇帝带着人走进村里,这村里竟有一个学舍,学舍里,一个老儒生,正教授孩子们读书。

    弘治皇帝心里一暖。

    看着这些孩子,弘治皇帝不禁激动起来。

    学舍里的儒生似乎看到了来人。

    于是,放下了戒尺,踱步出来,迟疑的看着弘治皇帝等人:“你们……找谁?”

    弘治皇帝上前:“敢问高姓大名。”

    “姓卢,卢文礼。”

    弘治皇帝道:“鄙人朱大寿。”

    “朱大寿。”老儒生摇头晃脑:“这名儿不雅,俗。”

    弘治皇帝脸抽了抽,随即笑了:“大俗即雅。”

    “有理。”卢文礼眼睛一亮:“敢问你们……”

    弘治皇帝道:“路经此地,想歇一歇,可是这里,却没什么人烟。”

    卢文礼捋须,微笑:“此乃文昌之地,难道你不知道,皇帝已来昌平了吗?天子知书达理,是为了追寻大道而来,大杨山的毛纪毛先生,你也听说过。”

    说到毛纪先生,这位老儒生眼里放出光来:“毛纪先生桃李满天下,教化四方,理学自他而始,凤凰涅磐,由死而生,今天子亦来,为免天子沾染了俗气,县令早有命令,方圆二十里内,不得有俗人。”

    弘治皇帝:“……”

    方继藩禁不住想要翘起大拇指,这位县令老爷,真的很令人佩服啊。

    弘治皇帝皱眉:“俗人们呢?”

    卢文礼道:“这就不知了,想来,已经有人安置了吧,当时县中的人,来的急。”

    弘治皇帝沉默了。

    卢文礼却道:“我看先生能在此来去自如,想来,也是要去大杨山拜会毛纪先生的读书人吧,既是途经此地,就是朋友,看到那宅院吗?那大宅院里,住着的,乃是本地望族赵老爷,赵老爷乃士绅,诗书传家,最好雅士,走,我且先让孩子们放学,正好我引你去拜望。”

    卢文礼居然显得兴致盎然。

    他给弘治皇帝解释道:“自从毛纪先生来了昌平之后,这里的士绅和读书人,都受他的感染,赵老爷曾去拜访过毛纪先生,毛纪先生对他甚是嘉许,赵老爷现在也算是毛纪先生的半个弟子了,回家之后,便开了这个学舍,招募了一些子弟读书,还给县里捐纳了三百两银子,成日将毛纪先生的好处,挂在嘴边。”

    他扶了扶自己的纶巾,显得很骄傲。

    一行人进了大宅,弘治皇帝左右看了看,见这里还是有仆人的,便道:“这些人,岂不也是俗人?”

    “这不一样。”卢文礼笑了笑。

    弘治皇帝在外侯了片刻,有人拿了他的名敕进去,一会儿功夫,门子请他们进去。

    进了这三重的宅院,便可看到宅院里,竟有不少的人,多是仆从,显得有些人满为患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