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8章 圣恩-第2/3页





    方小藩大快朵颐,完全没有女子的样子。

    她比划着,给自己的嫂子讲着什么叫做表格。

    “有了这表格,统计的效率,可以提高数倍,更加一目了然,不只如此,我还预备让内阁拿出银子来,印刷了各种表格,如此一来,大家就不必费工夫了,上上下下,办事的人,效率可以提高数倍,嫂子,你知道,提高数倍意味着什么吗?”

    她眨眨眼,卖着关子。

    朱秀荣顺着她卖的关子,故作一副好奇的样子:“意味着什么?”

    方小藩将桂花糕塞进口里,吃了一口茶:“这就了不起了,原本一个时辰可以办成的事,现在只需一炷香。一盏茶要看完的东西,只需扫一眼,就可一目了然,这里头,牵涉到的,是需要数学的定式,内阁三位学士,认为我在胡闹,我才没有胡闹呢,他们不懂。还跑去告状了,让他们去告吧,反正不打紧,有太子,还有载墨。”

    朱秀荣一头雾水:“嗯?”

    方小藩咋舌:“不怪我,我哥让我这样说的。”

    朱秀荣:“呀?”

    方小藩道:“我只和嫂子说,你别告诉别人。”

    朱秀荣微笑:“我定不会告诉别人。”

    方小藩轻声咕哝几句。

    朱秀荣:“……”

    方小藩抬手,在朱秀荣眼前晃晃:“嫂子,嫂子……”

    朱秀荣回过神,温柔的一笑,溺爱的看着方小藩,摸摸她的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手:“这些话,可不能对外乱说。”

    方小藩不断点头:“嗯嗯,谁都不说,只和嫂子说。”

    朱秀荣想了想,启开贝齿,吁了口气:“你哥说这些是为你好,你听他的便是。”

    方小藩道:“我早决定听他的了。”

    朱秀荣道:“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用,知道吗?”

    “什么时候才是万不得已。”方小藩抬头。

    “就是闯了大祸的时候。”

    “懂了!平常的小祸,就是我哥教的。”

    朱秀荣:“……”

    “你那表格,到底是什么,当真有用?”

    方小藩道:“你瞧好吧,我已以内阁的名义,托人印制了,过几日,还要召集一批书吏,让他们学习这表格的用法。”

    “乖!”朱秀荣笑了笑,又摸她的手。

    “嫂子,我还有一个秘密……”方小藩突然又想起什么。

    朱秀荣很认真的看着方小藩,认真的告诫道:“我不听你的秘密了,你需记得一件事,既然是秘密,就要永远拦在肚子里,哪怕是嫂子也不能说,知道吗。”

    “噢。”朱秀荣显得遗憾。

    …………

    京里这几日……突然传疯了。

    昌平是个好地方啊。

    这是从昌平来的商贾那儿传出的消息,却不知何故,很快就引起了舆论的沸腾。

    据说,自打毛纪和他的弟子们到了昌平,教化周遭的百姓,那大杨山一带,可谓是鸡犬相闻,百姓们得了教化,竟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士绅们乐善好施,捐纳银钱,修桥铺路,读书的风气,瞬间弥漫,便连三岁稚童,竟已可背诵论语。

    这消息,像是要炸开一般。

    平时所有的人,都关注着保定布政使司。

    现在一下子,仿佛有了新的亮点。

    人们纷纷传颂着这消息,添油加醋的人越来越多。

    而得到了消息的人,更是兴奋无比。

    当然,偶尔也有一些杂音,无非是说,大杨山那里,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这些杂音,并非是主流。

    翰林院里,一下子沸腾了。

    人们争相传颂。

    都察院,更是人声鼎沸。

    “听说了吗?大杨山,成了圣人的世界了,宛如桃花源哪。”

    “近些年来,道德败坏,人心不古,人们只知铜臭,罢罢罢……不说这些。”

    这消息,对于许多人而言,不啻是一颗钉心丸。

    凭什么就你们保定布政使司的新政能挣银子,这有什么了不起,只要通过教化,这大治之世,照样可以实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