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吾皇圣德啊-第2/3页





    “臣以为……”杨雅想了想:“臣以为这交趾的教化,是有前车之鉴的,只怕程朱复生,怕也是莫可奈何。”

    弘治皇帝一听程朱二字,立即闭上嘴。

    堂堂天子,总不能说程朱两位圣贤无能吧。

    朱厚照只坐一旁,面带冷笑:“那是你们不懂什么是教化!”

    杨雅一愣,心说太子殿下这是啥意思?我乃翰林清流,科举榜眼出身,会不如殿下懂?

    他想怼一下太子,可终于没开口,只老脸憋得通红。

    沈文站在一旁,这个翰林大学士,实是苦差事,一方面,不能让翰林官们受委屈,毕竟自己是清流首领,另一方面,作为皇亲,他也必须顾虑皇家的体面,夹在中间,真是左右不是人。

    弘治皇帝冷哼一声,豁然而起:“今日的筳讲,就说到此吧。”

    “对,说到此,以后也不来了!”朱厚照求之不得,忙不迭的站起来,难得向来脾气极好的父皇动了肝火,朱厚照乐于挑拨离间。

    弘治皇帝顿时一副无言的模样,忍不住朝朱厚照看了一眼。

    朱厚照便忙低头。

    弘治皇帝心里郁结,只叹了口气,举步要走。

    才踱两步。

    这时,外头传来急促的脚步。

    “陛下,陛下……”

    远远的,便传来了声音。

    弘治皇帝驻足。

    接下来,刘健等人几乎是闯了进来,三人面带喜色,口里呵着气:“陛下……”

    翰林们其实已经六神无主。

    觉得今日陛下的表现过于异常。

    不都下了罪己诏认错了吗?今日顺势说几句交趾的事,反而大动肝火起来,这是以往难以看到的。

    现在见刘健三人,又是冲进来。

    更多人心里腹诽,陛下无故动肝火,而刘公等人,竟无大臣的稳重,这……不是国家之福啊。

    弘治皇帝见了刘健,脸色缓和了许多:“刘卿家,何事。”

    刘健喜上眉梢,这些日子,为了交趾的事,可谓压力重重。

    现在见陛下憔悴的样子,心知陛下多半也是为了交趾而恼火。

    刘健想到此处,眼圈红了,深吸一口气:“交趾大捷!”

    一下子,殿中落针可闻。

    弘治皇帝骤然失去了呼吸。

    他双眸凝视着刘健道:“叛乱才半月不到……”

    “何止半月,四日时间,叛军就已平定了。”刘健喜极而泣:“平叛的,乃是王守仁……”

    王守仁……

    一下子,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朱厚照不禁道:“王守仁不是学官吗?”

    刘健拜下。

    他看着一脸疑窦的弘治皇帝。

    “王守仁是学官,可他在得知叛乱之后,立即带人平叛,四日之内,诛贼无数,贼子或杀或降,不计其数,其余溃散,十万叛军,烟消云散。”

    这番铿锵有力的话,在殿中回荡。

    弘治皇帝憋着脸,猛地,他狠狠的吐出了一口气。

    想不到……这声势浩大的叛乱,竟被一个学官给平定了。

    弘治皇帝一下子喜出望外:“王守仁竟如此功勋卓著吗?此子,还真是胆大包天,却也是赤胆忠心啊。”

    弘治皇帝狂喜,背着手,在原地转了两圈,觉得有些晕,才止住。

    朱厚照忍不住道:“他哪里来的兵马?”

    刘健激动的不得了,竟是哽咽起来:“这兵马,俱都是王守仁的门生。王守仁任副提学之后,建占城书院,效仿西山书院,在占城一带,宣讲圣学,招揽了无数的读书人,传授人圣人之道,其弟子,竟已逾两千人,闻知叛乱之后,王守仁立即带交趾士人平叛,奔袭三日,斩首无数。”

    士人……

    弘治皇帝一愣,他腿有些软,差点打了个趔趄。

    翰林们……都惊呆了。

    一个个瞠目结舌。

    王守仁……是那个西山讲授新学的王守仁,他跑去了交趾,桃李三千不说,居然还……

    这怎么可能。

    弘治皇帝已深吸了一口气:“这消息……可信吗?”

    “陛下,平西候亲自上书,不只如此,所有的首级,都有数目,可以随时点验,从奏报里看,上头说,获首级九千三百五十余,如此详尽,想要作假,几无可能,何况,王守仁乃学官,几无可调之兵马,臣认为,是可信的,不,是绝对可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