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质疑与反思



    可控核聚变成功的官宣,自然也引起了全球网友和科学家的注意。

    不过和国内网友一样,大多数人还是保持着怀疑态度。

    毕竟可控核聚变的概念提出来都有快100年了,每次都还有50年就能成功,结果到现在也没看到实际的东西。

    而且最近一些年,宣布可控核聚变“成功”的机构也有不少,比如老米的激光核聚变装置很早就宣布获得了净能量增益,q大于1,但实际上使用激光实现的核聚变每时只能发射一次,根本不具备商用能力。

    至于雄鸡国的国际可控核聚变实验堆则因为成本过高,无以为继,已经是一地鸡毛了。

    所以这个时候华国突然宣布搞出核聚变了,还能正式商用,大多数融一反应肯定是质疑,认为华国科学家闹出了一个大乌龙。

    比如米国核物理学家,诺贝奖获得者科恩布鲁斯教授就表示:现阶段使用磁场约束的可控核聚变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中心等离子体的温度过高,导致反应室内部的隔热材料很容易熔化,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停止反应堆进行更换。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用来约束等离子体的超导材料需要保持低温,消耗的能量太高,收益(q值)必不可能达到华国官方所宣称的100。

    科恩布罗斯教授还推测,华国的这次可控核聚变实验很有可能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比如运行时间延长等。所谓的“已达到商业使用标准”有可能是宣传部门会错了意。他还表示,真正有可能实现商用可控核聚变的,只能是年底或者明年初再次启动的米国激光核聚变装置。

    而相比外国学者的委婉评价,一些国内网友的批评反而更加尖锐。比如知名科技大V“刘一手”就直言不讳的写道:

    “我认为官方的负责宣传的编应该好好培训一下了,可控核聚变怎么可能现在就搞成?即使是米国人,也只敢实现90%的商用可控核聚变,距离成功还差一点。而咱们不仅商用了,q值都达到100了,这么夸张的数字谁信啊?”

    这条动态发出来之后,立刻就收到了好几百个点赞,更有网友评价:

    “这些年官方老是吹牛,各种数字看起来很美,实际上一言难尽。现在物价涨的那么厉害,却去搞什么可控核聚变,我看还是想把猪肉价格降下来吧!”

    “对对对,我两个星期没吃肉了,吃泡面人都萎了。可控核聚变能当饭吃吗?”

    仿佛是受到了这些评论的鼓舞,刘一手很快就发表了一篇新的动态:

    “据我了解,国产的可控核聚变装置走的是超导托卡马克路线,所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室温超导体材料,只有实现了室温超导,才有可能用比较低的能耗来约束等离子体。我刚才又搜了一下,最近一次室温超导体还是两年前马萨理工学院进行的,结果他们失败了。连米国人都搞不定的东西,我们不仅做出来了,还用到了可控核聚变装置中,大家觉得这可能吗?”

    刘一手的这两篇动态一发出来,就立刻被不少科普相关的“大V”甚至机构转发,点赞量直接破万,网友评论留言也有好几千。

    还有网友写道:“刘一手虽然平时写东西很不靠谱,但这一次却的十分中肯。现在正处于全球能源危机当中,官方着急可以理解,但也不能用假消息来糊弄人。可控核聚变对人类未来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更应该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它。我们官方的媒体从业者也应当培训一下基本的科学素养,随便出了一个成果就夸大宣传没有任何意义。”

    这位名为老汪的网友又补充道:“所以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解决能源问题。可控核聚变离我们太过遥远,所以我认为是不是应当与一些能源输出国家展开合作。比如我们出技术,对方出能源,这样一来岂不是皆大欢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