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手工达人-第2/3页



    只是自己这才刚回来,屁股后面还有一堆事,没时间跟他扯那么多淡。

    于是,司马枫就换了一个办法,他道:“把蕲州的有线电报架好,我再跟你!”

    或许是熟悉了司马枫的套路,石佑无精打采地了句:“哦!”

    看到这子的样子,司马枫是又气又爱。

    于是他淡淡地道:“记住了,万丈高楼平地起。”

    “发明创造的瞬间,或许是依靠才的灵光乍现。”

    “但一个东西能用好,靠的是不断的生产使用,一点点去完善!”

    “只有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为下一代的技术升级打好基础。这就是由质变到量变!”

    “你想想,没有火绳枪、遂发枪、火帽枪、转轮枪上累积的那些经验。”

    “没有一步步培养起来的工匠,还有一个个攒出来的机床,我们能直接搞栓动步枪嘛?”

    司马枫语重心长的完,就等着这子心悦诚服地认同了。

    这种好为人师的感觉,真不耐。

    然而话刚完,司马枫却看到这子,眼睛都没眨一下,干脆利落地回答:“能啊!”

    “只要你弄个样品或者图纸给我。我用锉刀、拉刀手搓就行了!”

    噗!司马枫当场要吐血三升!

    他又搞错了,自己这臭弟弟压根不是正常人。

    这货放到现代最次也是b站上手焊cpU的主,搞不好更是要手搓“大伊万。”

    话手搓函这种疯狂的事,真还有不知得高地厚的家伙尝试过,而且还不只一个。

    1945年8月21日,在两朵大蘑菇在东瀛盛开,仅仅两个礼拜后。

    在洛斯阿拉莫国家实验室,24岁的年轻伙哈利·达利安,下班以后喝了两泡猫尿,又溜回了实验室。

    他用当时第三枚函的材料,徒手控制着链式反应。

    结果瞬间产生了临界反应,把自己搞挂了。

    如果第一个吃螃蟹的哈利,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求锤得锤的话。

    1964年,2名本来对具体原子弹技术一无所知的物理学博士。

    仅凭着公开出版的技术资料,在苦心研究了30个月之后。

    这二人成功地设计出了一枚如假包换的原子弹!

    这是当时五角大楼展开了一个名为“第N国计划”的绝密试验。

    只是为了回答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几名对核技术一无所知的人,只凭他们的才智和公开资料。在无法接触到机密信息的情况下,是否能够破解制造原子弹的机。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后来各国都加强了技术到材料的管控。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传播的便利。

    这样的达人还是辈出,并且门槛愈来愈低。

    到了1994年,美国底特律的高中生大卫·哈恩,也开启了手搓函的事业。

    他先是冒充物理教师,给美国核能委员会NRc之类的机构发邮件。

    声称自己需要教学生相关知识,寻求帮助。

    NRc的工作人员不但没有怀疑大卫的身份,反而告诉了他很多物品的来源。

    比如:烟雾探测器中含有镅241,夜光表盘上有镭226,科尔曼式油灯含有钍232。。。

    为了凑齐这些材料,大卫购买了200多个烟雾探测器,以及其他材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