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被监控的人生-第2/3页





    在山里大院生活的那段岁月里,与戚弥在一起相处时间最长的,除了小洋楼里的电脑,就是各种老师了。

    起先,戚弥只有一位老师,同时教他天文地理语文数学的各种启蒙知识。但没几天的功夫,那位老师所能教授的基础知识就被他全部学完了。于是,戚弥的知识学习转移到了计算机上,每天都有专业的老师,在计算机上给他远程教学。这期间,他还开始接受游泳、格斗等体育训练。

    随着体能和知识的迅速增长,戚弥开始质疑生活中的一切,比如,父母是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山里大院是干什么的?为什么山里大院没有别的小朋友?山里大院位于谐国的哪个地方?坐标多少?而谐国又到底在哪里?

    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很不一样,戚弥询问的绝大多数有关自己生活感悟的问题,都只能得到含糊其辞的回复或者根本得不到回答。

    而这种情况,反倒大大刺激了戚弥的好奇心。

    终于,在一个阳光尚未升起的冬季的早晨,戚弥趁父母在黎明还未到来的夜色中出门之际,偷偷尾随对自己毫无防备的他们,来到了他从未曾进入的办公楼。

    不过,由于办公楼大门设有指纹识别门禁,戚弥在第一次尾随行动中,并未能成功进入大楼。

    戚弥当然并未就此罢休,当时年仅5岁的他,居然利用汽水易拉罐、蜡烛和透明胶带,成功复制了父亲的指纹,并且趁着半夜父母入睡时,进入了办公楼。

    可惜,戚弥进入大楼没多久,便就被安保发现了。在那次偷闯大楼行动中,他仅只看到了办公楼一楼空荡荡的会议室和一扇紧闭的金属大门而已。

    那件事发生后没几天,一架直升机飞到了山里大院,将戚弥一家人接到了谐国首都谐京市。

    戚弥还记得,上飞机时,父亲让他戴上了最原始的VR仪,让他一连看了好几部科教纪录片。那些片子事关宇宙和埃斯星球的起源、物种进化和人类文明的发展。然而,他们却在戚弥脑海中催生了更多,让当时他周围的所有人都无法解答的问题。

    到谐京后不久,戚弥便被送了一所特殊的学校。

    那学校的学生都有些异于常人,有的孩子10来岁了还不会说话,但却可以轻松破解达到计算机运算量的数学题;有的孩子目力惊人,且过目不忘,居然可以从几百对双胞胎相片中,找出指定的双胞胎,并辨别哪一个更年长,哪一个更年幼;还有的孩子上每一堂课都睡觉,然而却能回答老师的每一个问题,并用满分完成每一张考卷。

    进入那所学校的孩子都会被要求更名,以前的名字都不再使用,于是,戚弥便获得了“戚弥”这个名字。

    如此特殊的学校,其教学方式也相当特别,每个学生就像提前被分了专业,所接受的教育,均旨在侧重性地针对他异于常人的特点进行潜力挖掘。不过戚弥是个例外,因为他几乎在每一方面都有超常的能力。

    然而,虽然戚弥在那所学校就读时,接受了所有特殊专业的学习,因而认识了不少同学,但却未能跟他们中的任何一人成为朋友,因为那学校里的每个人都把他当怪物,而他也跟他们无话可说。

    生活方面,那时戚弥上学放学都有专人专车接送,他的父母也没有在山里大院时那么忙了,戚弥一回家,便能见到他们。而且,他们从不过问戚弥的学习,还经常带他出去玩。一家人的关系变得越发融洽起来。

    不过,这样的情况并未持续太久。没过几年,戚弥就从那所特殊学校毕业了。那年,他才不到12岁。在享受了3个月假期后,戚弥被送入了“明三角”,日常住所也从家搬到了“明三角”宿舍,只有周末才能回家短住。

    由于戚弥是“明三角”里最年轻的研究人员,大家对他都比较照顾,他在“明三角”里的日子,自然也过得还不错。不过,自那时起,戚弥就总感觉有人在监视自己。无论是在研究室、实验室还是在宿舍,他总觉得有人在盯着自己。

    为此,戚弥曾亲手制作了一个微型摄影机隐放在自己的背包上,很快就证实了确实有人跟踪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