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神龙政变
    
    嗣圣二十二年正月,武则病得更厉害了。
    张昌宗、张易之仍在宫中侍奉武则,暗中蓄谋篡位夺权。
    同平章事(宰相)张柬之,认为时机已成熟,不能再拖延,于是秘密邀请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到自己家里,对他:
    “将军今日富贵,从哪里得来?”
    李多祚流着眼泪:
    “都是先帝赐给的。”
    张柬之:
    “如今先帝的两个儿子,都被想篡位的张昌宗、张易之两个无赖所威胁,将军你不想报答先帝的大恩大德么?”
    李多祚:
    “只要有利于国家,宰相您只管吩咐。
    李多祚不敢因私废公,为了下大义,我不顾惜我的个人生命和家庭安危。”
    张柬之:
    “你的可是真心话?”
    李多祚指发誓:
    “如有话虚假,我应受到杀!”
    张柬之大喜,和他一起商量匡复唐室的事。
    张柬之通过举荐,又让桓彦范、敬晖、李湛都成了羽林将军,让他们掌控皇宫禁卫军。
    张柬之为了避免张昌宗、张易之起疑心,故意把羽林将军中掺入一个武攸宜,张昌宗、张易之果然没有产生怀疑。
    姚元之从灵武回到洛阳,张柬之对桓彦范:
    “姚元之到来,我们的事成了。”
    于是召姚元之到家里秘密商议起义具体事宜,商量好了行动方案,张柬之再转告给桓彦范等人。
    桓彦范回家告知老母亲,:
    “娘,孩儿要参与一件大事,成了可以匡复大唐,败了我自己人头落地不算,还连累全家遭难,想到这些,心里难过,不敢瞒着娘亲。”
    母亲对他:
    “自古忠孝难两全。臣子应当报国优先,顾家在后,才不失为忠臣。
    你觉得对的事就去做,不用担心连累到娘亲。”
    于是桓彦范、张柬之,崔玄玮、敬晖、李湛、杨元琰、李多祚约同起义,并邀同:
    司刑少卿袁恕己,
    左羽林将军薛思孝
    赵承恩,
    职方郎中崔泰之,
    库部外郎朱敬则,
    司刑评事冀仲甫,
    检校司农少卿翟世言,
    内直郎王同皎等。
    起义这早晨,大家率领左右羽林军五百余人,进入玄武门。
    王同皎娶了太子李显二女儿新宁公主,张柬之安排他和李多祚、李湛,骑马跑入东宫,去迎请太子李显。
    李显知道发生了事变,感到恐惧万分,躲在东宫不敢出来。
    他的女婿王同皎劝道:
    “先帝把皇帝位交给了您,您没有这过错就横遭废黜幽禁。
    神灵和世人都为您愤恨不平,这事发生到今已经二十二年了。
    上也觉得不应该再这样下去了,羽林军将领、文武重臣,如今同心协力,共同讨伐凶恶人,准备恢复大唐社稷。
    请您速去玄武门,亲自安抚大众,即刻领人入宫诛杀叛逆恶人!”
    太子李显支支吾吾地:
    “凶恶人,确实应该斩除,但太后患病还没好,恐怕惊吓着她,盼各位暂息刀兵,今后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