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事情大条了-第2/3页



    赵征不知道皇帝的态度为什么突然就变得这么好了,但不妨碍他出问题。

    再有,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狗改得了……改不了……

    他就不相信听完自己出的问题,朱重八还能坐得住。

    “什么问题?”

    果然,朱重八一听见是饶问题,声调都高了几分。

    看见眼见足足需要几个人搬动的公文,朱重八胸中的无名之火就开始控制不住的外泄。

    如果这么多公文都有问题,那涉及到的人,肯定波及了大半朝堂,甚至整个朝堂。

    反正户部首先就跑不掉!

    那户部可是掌管着下财政!

    财政出了问题,那就是在抢他这个皇帝的钱!

    朱重八眼中一道血光闪过,整个书房内,都瞬间变得气氛压抑。

    只有赵征仿佛没有感受到,将自己的发现的问题,全盘托出,并以利害。

    空印案

    其发生原委,会有无数人,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实在犯不着起那么大的波涛。

    毕竟古代下太大,人马速度太慢。

    运输粮草银两就难免损耗。

    出发时上交的明细与到达京城后对不上后就很正常。

    如果不使用空印的法子的话。

    那按照正常程序,一旦数目对不上,就需要派往信使,再次送上缺失钱粮。

    中间又还是会继续损耗,再补上,地方与户部再盖章,从此往复。

    导致一年的税赋可能要用超过一年的时间,才能彻底弄到完结。

    所以空印案好像也没有多大的罪过。

    但这些都是托词,是废话,是搅乱下的一方毒计。

    如果只是普通商人买卖,使用这种货到再清点货物,处理货款的方法,那确实十分合适。

    毕竟送货的成本,那都是包含在货物的单价中的。

    但一个国朝,在收取下税两的时候,如果长此以往也这么做。

    那就无疑是自取灭亡之道。

    前元的灭亡原因有很多!

    但因为户部和地方的贪污,与偷懒,而开始使用的空印案的办法。

    就肯定也占了其一。

    “为什么呢?”

    朱重八,作为一个皇帝,不擅长这些道道很正常,对着赵征提出了疑问。

    知道问题所在的赵征,自然耐心的为他解释。

    “陛下。”

    “地方向京城交税粮本是该交多少,能交多少,就交多少。”

    “但是官员想立功,那就得往多了交,就算当地因灾减产,也可能不会少交。”

    “而这样就会导致一府之地,甚至会将自己的州府太仓(当地应急储存库)内的粮食,都要拿出一些数额,在灾厄之年,来假装丰收。”

    “在丰收之年,假装政绩再上一层啊!”

    皇帝朱重般零头,想起锦衣卫好像确实报告过这样的情况。

    但是那种官员,不是都早被自己处置了吗。

    剩下的人只是单单搞了一个空印案,好像有点情有可原啊。

    “咱令锦衣卫早处理了做出这种事的官员,这种官!咱逮一个流放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