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流言与污蔑-第2/3页



        杜元亭笑了笑:“我相信你,以你之才,何必去勾引有夫之妇?即使有,也该是被人勾引的。”

        陈铮:“……”

        夫子这话,可就显得不大正经了。

        杜元亭又道:“只是空穴来风,人言可畏,我觉得是有人在故意针对你。”

        陈铮略一沉吟,就把九叔找上门来,要自己相隔三年再去考秀才的事说了。

        “简直荒谬!”

        杜元亭拍案而起:“这不是无理取闹吗?他没说究竟为何?”

        陈铮把自己的一些猜想道出。

        杜元亭眉头一扬:“原来如此,明年也是举子试的年份,刚好与童子试同年了。”

        “可我考的是秀才,陈渭斌考的是举子,根本谈不上冲突。”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读书之道,一脉相承,故而有‘文脉’与‘文运’的**。不分高低,只要碰在一起了,便可能造成冲突。特别是你们都出自陈氏。”

        陈铮疑问:“夫子也信这个?”

        杜元亭一本正经地说:“不是我信不信的问题,很多东西,只要信的人多了,那它就是成立的,正如庙里的神。”

        陈铮默然,心里必须承认夫子说得有道理,特别在这个有超凡力量的世界里。

        于是道:“夫子,按照你的看法,以陈渭斌的文章水平,中举应该没有问题吧?不管有我没我。”

        “不敢说必中,但九成把握是有的。”

        九成,那基本便是十拿九稳的了,只是不好把话说满,才留了一成的余地。

        倒不是完全因为了文章水平,更有望族出身的加持,杜元亭沉吟道:“不过在我看来,陈渭斌不但想考中,还要独占鳌头。”

        举子试的头名,名为“解元”。

        这样的话,在真实水平之外,就得讲究一点气运了。

        难怪九叔要来阻挡陈铮去考童子试,正是担心会分薄了一点祖荫去。

        虽然机会渺茫,但万一呢?

        而陈渭斌明年考过举子试,后年又接着入京考会试了,接连两年。

        因此,九叔给陈铮的期限是三年。

        可不对……

        陈铮想到了什么,就问:“就算为了祖荫气运之事,不让我去考,可族内应该有别人,他们不会去考吗?”

        杜元亭道:“据我所知,陈氏族内,还真没与陈渭斌同期考举子试的。童子试倒有几个,但他们声名不显,不构成威胁。”

        陈铮苦笑道:“如此说来,是我在诗会上的表现招惹来的麻烦?”

        杜元亭一字字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