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悟道-第2/3页
两人走到一边去,杜元亭直接说道:“你把那几首诗词全部念给我听听。”
陈铮就念了起来,都是短诗,四句一首,不用多少工夫。
杜元亭仔细倾听着,他何许人也,一听便听出了这几首短诗在水平上的差异。
怎么说呢。
首先:陈铮挂在自己名义下的,无疑都是上佳之作,尤其是那首《江雪》。
杜元亭不禁心想,以陈铮的年纪,到底经历了什么,才有如此孤寂傲然的心境?
转念一想,想到其伶仃孤苦的身世,倒也不难理解。
而给苏元武等人写的五绝短诗,则属于风格简朴的类型,比如其中一首写花的: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这就质朴直白得多了,只能算是一首合格之作,并不那么显眼。
“这小子,还是知道分寸,有所保留的。”
对于陈铮的精明,杜元亭颇为欣慰。
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哪怕同窗之间,也应该保持一定的分寸。
他看着陈铮,越看越觉欢喜。
为人师者,几乎没有不喜欢好学生的,尤其这种给自己大涨脸面的好学生。
那么,当今夜的诗会正式开始,以月为题,陈铮又能写出什么样的佳作来?
真是期待呀。
接下来不再多说,于是继续上山。
过了半山,往上的人们就少了,三三两两的,再不像下面那种人群熙攘的情景。
山本不高,路也好走,半刻钟后,六人顺利地登顶。
但见此地被开辟出来,地形开阔,形成一个大场子,四周俱建有各式的楼阁,悬挂着不同的旗号,以表身份地位。
居中一座华丽的大台子,乍看上去,就像是一座戏台。
在台上,现在确实有伶人乐师在做着表演,弹拉吟唱,颇为动听。
台子正前方,摆出一个环形看台,其中不少位置上已经坐着人了,大都是高冠博带的打扮,显得隆重而正式。
这些人就是今年诗会的评委们,其中有高官、有大家、有名士,甚至还有两三个妆容精致的青楼花魁。
莫说青楼贱籍,能当上花魁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而且她们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可不是光靠身子来做皮肉生意的。
杜元亭目光一扫,嘴角微微露出冷意,嘱咐道:“今夜此地,江州的达官名流们悉数汇聚在这里,你们可要谨言慎行,莫要去招惹事端。”
苏元武等未曾见过如斯场面,一个个早紧张得手心出汗了,忙不迭地点头答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