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三位母亲
    
    陆如雪知杨氏是为了感恩,这才有此想法。
    “万万不可。”断然拒绝了她的好意。
    “二伯母的心意,侄女领了。可府中不只如雪一个孩子。上有支撑一府的大堂哥,下有嗷嗷待哺的小堂弟。二伯母若是拿了自己的嫁妆出来,府里人自然是明白您,不会多想。可若让外人知晓,只会说侄女不懂事。”
    “这闲话传的多了,便半真半假难辩真伪,久了更会影响人心。侄女只愿一家人合合睦睦的。”
    “也算是侄女的一点儿私心,若是侄女出嫁后,母亲再有什么事,惹得祖母不高兴了,还请二伯母看在昔日情份上,帮着母亲劝劝祖母。请二伯母成全侄女的一片孝心。”
    陆如雪在说这番话前,
    便先将小堂弟交给了乳母,命采月陪着去了客室,这才给杨氏服了大礼。
    “你这孩子,话说的好好的,怎还跪下了。快起来,快起来,那地上凉的很。”扶着陆如雪起身坐下后,这才接着说道。
    “就算不为了还恩,小叔妇若是有事,身为妯娌,二伯母也不会见事不理的。你啊,什么事都为着别人想,就不为自己想想。”
    “女儿家出嫁,嫁妆越是丰厚,在夫家才越是得宠。且你嫁的还是皇室宗亲,燕王妃出身魏国公府,你只看你二堂嫂进门时的嫁妆,就可知一二。”
    杨氏这是以母亲的身份,劝着陆如雪。点滴处处都是在为她婚后的幸福着想。
    “出嫁从夫,侄女更看重的是,会否与那穆三少爷,白头相守百年偕老。而身为媳妇,自然是要孝敬公婆。”
    “二伯母应该对侄女有信心,侄女即能得府中长辈宠爱。就算是去了燕王府,侄女也必能得燕王妃的疼惜。”
    看着一脸笃定自信的陆如雪,杨氏也知她所言在理。可自己终归是欠了这个侄女还不起的恩情,这个恩情在心里久了,都快熬成病了。
    “若侄女真是二伯母的女儿,二伯母心里可还会这般放不下?”杨氏的态度,让陆如雪有些担心。她早该和杨氏好好谈谈了,只是她自己事情也多,这才给耽搁了。
    既然今天把话说开了,便也不用再挑什么时日了,还是早些把这心结解开的好。
    “这~?”侄女的问话,杨氏不知要怎么回答。如果是自己的女儿,杨氏应该也会感激,但不会去想着报恩。最多就是偏疼这个女儿一些。
    静下心来,细想侄女的问话,杨氏不由得豁然开朗,闷在心里的一个结,总算是有所松动。
    “侄女一直敬重大伯母,侄女能在太傅府出嫁,能得太傅府庇护,都是因为大伯母的宠爱。”
    “侄女一直视二伯母为亲生母亲,是因为二伯母总是回护着母亲,一心拿侄女当亲生女儿疼着爱着。”
    “在别人看来,
    侄女只有一位母亲,可在侄女心中,侄女却有着三位母亲。比起别府的闺阁女子来,侄女只感觉到了幸福。”
    “所以,二伯母再不要被这些事束缚,咱们母女,能如这般相见的时日,本就不多了。若总是为着这些事,彼此谢来谢去的,岂不是将侄女拒之于外,伤了这份母女之情。”
    杨氏听了侄女的话,眼中不由泛泪。拉着侄女的手,不停的点头。
    “母亲说的对,你这孩子就是太懂事了,想让人不疼着宠着都难。好,二伯母再也不提这件事,以后不论是否分府,你二伯父的家,便也是你的娘家。”
    陆老太爷在世,这个家自然是不用分的。可若是陆老太爷不在了,家里孩子越来越多,这个家迟家是要分的。所以杨氏给出的这个承诺,便也算是全了他们之间的恩情。
    “有二伯母这句话,侄女可就厚着脸应了。若是日后侄女被欺负了,便去找二伯母哭诉。”
    又陪着杨氏说了会儿话,等得小堂弟哭闹起来,这才不得不送她们母子出门。
    杨氏回院后,正巧见二老爷回来,她去找侄女商量嫁妆的事,自然是要先与二老爷商量,得二老爷同意的。便把侄女的话,原封不动的转述了一番。
    “嗨,真应了当初母亲的话,如雪这孩子便是天上的仙童转世。将这世间百态看的透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