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进京团圆
    
    连着赶了近有七天的路,陆承耀一家这才进了应天府。太夫人见了孙子孙女,自然是紧拉着不放。
    陆崇宇问安后,即站于祖母的身旁。倒是陆如雪,一头扎进了祖母的怀里。
    虽说陆如雪一年中只有三个月,能陪在祖母身边。可比起母亲云氏来,她和祖母的感情更深一些。
    “好,好!祖母身子骨硬郎着呢!倒是你这孩子,生了场大病,可是好全了?”
    太夫人上下打量了孙子一眼,越看眉头皱的越紧,又将孙女扶起来端看。
    “看着怎么像是又瘦了?如雪也是,轻的跟片羽毛似的。也不说好好补补!”
    “既然是想祖母了,那这回就别走了!怀远县再好,可也比不得京里。”
    陆如雪每次来,祖母都是这番话,听了几年,她都听成习惯了。
    “祖母只怕是把孙女养的面如满月、丰颊厚体由觉不够呢。可环肥燕瘦皆是美女啊!”
    “这比喻不好,那二人皆是红颜薄命人!”
    这才一进门,祖孙三人倒是先聊上了。大夫人见插不上话,就笑着拉了三夫人云氏,坐去了一旁。也寻问起了之前天灾的事来。
    陆老太爷知老妻一直挂心二个孙儿,所以也不插话,由着这祖孙三人先聊着。
    倒是看了儿子一眼,见儿子和年初走时一样,身上倒是没有轻减,只是眼神更深邃了,这是成熟的表现。
    老怀安慰的抚了一下腮下的胡须,朝儿子点了点头。
    陆老太爷不善表达,可心里对这个小儿子的牵挂,却不比太夫人少。
    “博贤这几年历练的倒是不错,这次天灾疫祸发生的如此突然,祖宅那边竟能没受波及!”
    “宗族里的事情处理的也很稳妥,足见你早已,能谋善断可堪大用!”
    “明年博义回京述职,你也下场试试吧!”
    博贤是陆承耀的字,而博义是二老爷陆承宗的字。
    三个儿子的字,都是老太爷给起的,所以平时父子闲话,也都以三人字号相称。
    以前,陆老太爷一直担心,陆府树大招风。又担心小儿子不够成熟,进了官场会为自己招祸。
    所以这才迟迟,没有让小儿子,参加科举入仕。
    这还是几年来,第一次松了口,允了陆承耀明年下场。陆承耀和云氏都是心中大喜。
    就连在一旁和祖母聊的正开心的陆崇宇和陆如雪,也相互看了一眼,替父亲高兴。
    太夫人虽在和孙儿们聊天,可也在竖着耳朵,听着老太爷那边儿说话。
    想着如今就连小儿子,也终要入朝为官了。心里一时间是亦喜亦忧,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要知这伴君如伴虎,入朝为官看上去显赫尊荣。可只有身居此位者才知,这里面是何等的艰辛。
    陆如雪陪着祖母又聊了两句,就赶紧起身来给大夫人唐氏请安,“侄女给大伯母请安!”
    “如雪这孩子就是多礼,快起来上大伯母这儿来!”
    唐氏最是喜欢这个侄女,忙让身边的大丫鬟芳香,和采月一起将她给扶了起来。
    拉过侄女也如太夫人般仔细的打量着。侄女还真的比年初走的时候瘦了,不过看上去个子倒像是长高了些。
    眉眼也长开了,更多了几分成熟女子的韵味。看的唐氏又起了为侄女说亲的心思。
    “春日里又是天灾,又是疫症的。你们的平安信,又来的迟了几日!”
    “可是把父亲和母亲吓得不轻,不然也不会催着你们,早来这些个日子了!”
    唐氏虽是拉着侄女,可这番话却是对着云氏说的。
    她怕云氏误会了,以为是她这个作大伯嫂的,嫌了三房的出身,这才让三房代替着自己,去了凤阳汤府贺寿。
    都说姑嫂难处,要知这妯娌间的,更是难为。原本好好的感情,也可能因着一个误会,而伤了情份。
    云氏的性子虽绵软,可毕竟也是官宦人家,深闺里长出来的大家闺秀。所以大伯嫂一句话,她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怀远县城本就离着凤阳府近,原就该是咱们三房,替母亲去这一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