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囚徒困境,选择决定胜败-第7/7页
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水平,无论是对提供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企业,还是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件好事。但是,在“囚徒困境”中,一旦某方选择了“非合作”而恶性降价,其他方再以同等程度甚至更为凌厉的降价攻势加以应对,各方均陷入持续的“非合作”僵局,恶性价格战不断升级,那么一场大战下来,我们就会看到,硝烟过后其实并无赢家。且不说会危害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扰乱市场的正常价格秩序,单是对卷入价格战的企业而言,获利能力下降,疲于采取降价策略,必会造成整个行业在产品研发创新方面的“贫血”。
处于价格战中的各个商家,当然是真的囚徒。如果要解开这个困境,需要所有的参与者把眼光放得长远些,积极参与行业自律,那样才能出现“共赢”的局面。
但是除此之外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前面我们说了,如果你处于主动地位,可以设置困境,为自己争取到最大利益。但是如果你并非处于支配地位,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当然不是的,你同样可以利用这个博弈理论为自己带来好处。
聪明人总是有办法的。面对这个棘手的两难困境,有的聪明人竟然可以制造出囚徒困境的假象,让自己成为“囚徒”,从而解决自己商品销售的难题。他们是怎么做的?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盛乐的商店——纽约廉价品商店和美国廉价品商店。他们正好紧挨着,两店的老板是死敌,他们一直进行着没完没了的价格战。
“出售爱尔兰亚麻床单,甚至连有鹰一般眼睛的贝蒂·瑞珀女士都不能找出任何疵点,不信请问她;而这床单的价格又低得可笑,只需6美元50美分”。
当一个店的橱窗里出现这样的手写告示时每位顾客都会习惯地等另一家廉价品商店的回音。
果然,大约过了两小时,另一家商店的橱窗里出现了这样的告示:“瑞珀女士该配副近视眼镜了,我的床单质量一流,只需5美元95美分”。
价格大战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除了贴告示以外,两店的老板还经常站在店外尖声对骂,经常发展到拳脚相加,最后总有一方的老板在这场价格战中停止争斗,价格不再下降。骂那个人是疯子,这就意味着那方胜利了。
这时,围观的、路过的,还有附近每一个人都会拥入获胜的廉价品商店,将床单和其他物品抢购一空。在这个地区,这两个店的争吵是最激烈的,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因此竟很有名声,住在附近的每个人都从他们的争斗中获益不少,买到了各式各样的“精美”商品。
突然有一天,一个店的老板死了,几天以后,另一个店的老板声称去外地办货,这两家商店都停业了。过了几个星期,两个商店分别来了新老板。他们各自对两个商店前任老板的财产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一天检查时,他们发现两店之间有条秘密通道,并且在两商店的楼上两老板住过的套房里发现了一扇连接两套房子的门。新老板很奇怪,后来一了解才知道,这两个死对头竟是兄弟俩。
原来,所有的诅咒、谩骂、威胁以及一切相互间的人身攻击全是在演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