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章-第4/6页



    他儿子可没想这么多,时辰不早,小家伙玩够了,也有些困了。

    帝王的多疑和善变吓不到他,血脉的羁绊却能让他靠在皇爷爷怀里,惬意的打了个哈欠,头一歪,安然入睡。

    嘉靖身边从来不缺惧怕他的人,他是天子,普天之下,没有人不臣服于他的脚下。

    可小皇孙不怕,非但不怕,还很喜欢他这个皇爷爷,甚至在他怀里睡着了。

    嘉靖看儿子不顺眼,看孙儿却怎么看都喜欢。尤其看他紧贴在自己胸前安睡,那么小小的一团,软软糯糯,小手攥着他的龙袍,甚至不舍得让乳母将他抱走。

    但小家伙睡熟了,容易着凉,他也不可能一直抱着。虽有万般不舍,却还是让乳母将孩子抱了下去。

    宴会结束,大臣们三三两两结伴出宫,私底下都在议论今天皇上对小皇孙的态度。

    尤其是那个意义非凡的名字,这似乎预示着一潭死水的朝堂,即将迎来新的风向。

    景王迫不及待找到严嵩父子:“阁老,我父皇他不会……”

    严阁老历经宦海,什么大场面没见过:“一个名字而已,王爷稍安勿躁。”

    严世蕃说道:“王爷想要成大事,也该早日考虑子嗣问题。”

    生孩子这种事,那也不是他想生立刻就能有。不过今日这场百岁宴的确让景王看得眼红,回去就把造人之事提上日程。

    诸位大臣各自回府睡一觉,第二天早上起来,酒醒了,再仔细一想,一个名字而已,又是皇长孙,当然得挑最好的起,未必就是他们想的那个意思。

    众所周知,嘉靖成日求仙问道,一心追求长生不老。他连立储都这么反感,对一个刚满百日的婴儿能有什么指望?

    百岁宴之后,嘉靖连着好几日心情大好,时常对身边的人提起小皇孙,多么可爱聪明惹人疼。

    他的心情好了,玉熙宫里大大小小的太监,也跟着过了几天好日子。

    嘉靖心里总是记挂着他的小皇孙,时常处于一种想见孙子,又不想见儿子的矛盾当中。

    于是,他便更加频繁的向裕王府赏赐东西,金银器物、吃穿用度一大堆,传旨的太监还得特别强调,这些都是皇上赐给小皇孙的。

    裕王看着这些用得上用不上的东西,愁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嘉靖身边的道士蓝道行为了讨他欢心,用扶鸾之术传达神明的意思:“陛下潜心向道,三清上仙有所感应,遂遣仙童下凡,投生皇家,定能保大明朝国运昌隆,陛下万寿无疆。”

    在嘉靖这里,国运昌隆虽然很重要,但万寿无疆四个字更能讨他欢心,独揽大权和长生不老就是他毕生的两大追求。

    回想一下,小皇孙出生之前,灾情不断,民生动荡,最迫切的就是去年冬天那场旱灾。

    自小皇孙出生那一刻,一切让嘉靖忧心的事情都迎刃而解,他的心情好了,就连身体也感觉硬朗多了,比服服什么丹药都管用。

    蓝道行这么一说,在他心里,对小皇孙的喜爱又加了一个“更”字。

    蓝道行见他高兴,继续给他提建议:“既然这是上天的法旨,小皇孙是为大明带来祥瑞之人,陛下何不将他接入内廷教养,让他能时常陪伴在陛下左右。”

    要不怎么说宫中这些道士,才是最能摸清帝王心思之人,这番话句句都说到了嘉靖的心坎儿里。

    但他仍旧不动声色,并不提及让小皇孙进宫伴驾之事,只是逢年过节遣人去把孩子接进宫来,陪着他享受天伦之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