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学府名额-第2/3页



院试三年两次,一个县三年里出六名,再加上往年不曾招收的,秀才班却是来了不少人的。

古池先生重点教导二十几位举人的班,待乡试开始那一年才会费心思到秀才班中。

这一次刘无好叫乔宝莹过去,就为了平江府贵圈里的事,没有才气就算了,还想走后门进学府,进不去就算了,还为此拉帮结派的吵了起来。

乔宝莹觉得头痛,不知道苏辰在的话会怎么处理。

她硬着头皮跟着刘无好去了学府,今个儿学府依着古池先生的名义将京城各权贵都请了来。

古池先生这一次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湘君于收卷了,刘无好拉着乔宝莹去阅卷,乔宝莹郁闷了,好在是刘无好先审,乔宝莹再看,看完后再交古池先生。

乔宝莹知道自己没有什么笔墨的,也就意思意思的看看,对一些策论的文章,看哪上点子好一点,再分类呈给古池先生。

三人挺有默契,一共六十八份考卷,费了一日光景,最后敲定了三十人,这三十人当中依旧是地方招集过来的秀才占八成,其他两成是权贵子弟,也就是只有六人能进入府学院。

而前来应试的贵子却有三十八人,可见这入学率太低了。

这已经是最公平的了,却依旧有人在争论,着实是去年的考试令平江府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往上翻老黄历,已经有上百年不曾出过状元。

在魏朝平江府第一位状元郎是展东风,同年居然出现榜眼蒋清目,这是要记入地方志里头,成为地方史实的一部分。

可是谁不想自己的子孙也能青史留名,大家都认为这是古池先生的功劳,随着古池先生一年一年见老,也不知道他还能教多少届来,若是错过,岂不是更没有希望了。

乔宝莹看着这些人又要闹起来的时候,她便向古池先生建议道:“反正学府面积尚广,还能分东西两府,不然这些未入名的子弟可以入西府学院储备,他们有疑问可以问先生学学识,教导却由东府学院的才子们轮番前去。”

“除此之外,还须每季季考,谁能排在前三十名内,便可以入东府学院就读,这样既能平息这些人的怒火还能给东府学院的学生一些压力,令他们有紧张感。”

乔宝莹这么一提议,古池先生和刘无好都愣住,这学院是苏辰找的地方,不仅学府建得大,学府前的大片土地全部租种了出去,管住这些学生的吃食根本不成问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湘君,不但成绩能挤在三十名内,还能身体素质最好,这样的人往往比那成绩好身体弱的临场发挥更好。

三人一一将奖项定了下来,这个消息传出来的时候,学院里寒门学子都有些不敢相信,他们这选中进入学府,不但不用交学费,还有鼎鼎有名的古池先生指点,同时还能拿奖学金,如果各项成现都在前头,算下来,一年倒拿十两银子之多。

比在外头做长工还要划得来,虽然这样的想法不对,却果然调动了积极性。

古池先生却还是有忧虑的,他觉得这样太过市侩,读书本就是值得尊重的事,怎么可能跟银子挂钩,但看着刘无好和乔宝莹都一致同意,古池先生倒也没有反驳。

多年后古池先生都佩服乔宝莹今日所提的方法,一向读书就是读书的文弱书生忽然变得身强体壮,还能读好书,是古池先生想都不曾想过的,但平江府的才子们的确受利于这个方法。

乔宝莹从学院里回来,松了口气,好在刘无好不现怀疑她了,这家伙时不时来诈一下,到底有多没有安全感。

乔宝莹就这样做了知州一个月了,算下来苏辰第二次出动开始,心又提了起来,但愿他不会有事。

乔宝莹这几日吃睡都不好,根本无睱顾及小衍儿,若不是莫情和白九,小衍儿还真是可怜。

她只要停歇下来一定会跟小衍儿玩一会,每日夜里倒是跟她一起睡觉,可是每次都是孩子在莫情那儿睡着了她再抱过来,第二日孩子还没有醒来她就去了府衙。

孩子有时候也会缠着她,在家里她不易容,孩子总是问父亲去了哪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