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沉冤得雪-第2/3页



李自在的侄儿见是新科状元亲自过来翻案,那心里头的惧意不是一点点,便四处高价骋请状师的时候,却没有人一个人敢过来帮忙。

苏辰是什么样的人,就好比成阳先生在林源县读书郎心目中的地位,他是今年的大三元,将来必是前途无量,也会像成阳先生一样为家乡争光,再说李家是什么样的作派,同在一个县里头,随便一打听便知道了,谁还会去助纣为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湘君陵郡。

五日后,毕浩回来了,终于解开了苏辰所有的疑惑。

阮家乃是百年世家,嫡支一脉向来在京城,阮知县按理是不会像林知县这么容易受地方富绅控制,但如今申家却抓住了阮知县一个最大的把柄,然而这个把柄却有些令人哭笑不得,恐怕连阮知县此人也曾蒙在鼓里。

于是苏辰当日便去见了阮知县,两人在后院的花院里见的面。

阮知县先是恭喜了一番苏辰考中状元功名,接着问他马上要到何处上任,苏辰也没有什么好掩瞒的,便说去巴蜀,那阮知县听后,笑容僵在脸上,立即反应过来,瞧着这新科状元怕是在京城得罪了人,一个大三元的新科状元,反而被流放到巴蜀那样山高皇帝远的地方。

那边似乎比零陵郡还要贫穷、偏僻。

苏辰却并不在意,反而说起了申家的事,阮知县没想到苏辰才回来几日便已经查到了申家与他的关系。

然而苏辰却是话锋一转,说道:“大人怕是不知,那阮家嫡长女生下的孩子其实是一位商贾公子的孩子,此人与阮家嫡长女从小人青梅竹马,此时也只有大人蒙在鼓中,其实此二人早已经秘密成亲,孩子也认祖归宗。”

“你说什么?”

阮知县猛的站起身来。

“不可能,我明明……我明明……”

阮知县有些说不出口,可是他却忽然想到了什么。

苏辰点头,“正如大人所想的那样,申家不过是想利用阮大人而已,且此次李自在之死,恐怕申丰涯也有参与,毕竟李家的生意很是令人眼红,如今李家早已经把生意做到了零陵郡,那李自在的侄儿早有心夺了李家财富,于是此二人便同谋到了一起。”

阮知县徒的坐倒在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湘君有妹妹和妹夫在身边,一切都得靠他们自己。

乔宝莹再次交待两人,他们以后不在林源县了,两人行事得低调,好在侯府尚在,到时走的时候乔宝莹只是带走喜姑,留下陆总管管着府中内外的事务。

接下来是给师娘发丧的事,苏辰坐在书房中给各方写信。

乔宝莹便把师娘先前交待的两封信拿了过来交到苏辰手中,她在苏辰身边顺势坐下。

两封信当中,一封是写给苏辰亲启的,展开信,苏辰和乔宝莹两人一同细看,只见上面是交待苏辰的为官之道,到下半部分,竟然说了先生门下几位有出息的大弟子各人的品性及家族。

看完后,乔宝莹陷入沉思,她怎么瞧着后半部,师娘有告诫苏辰的意思,似乎这些朝中的师兄们除了能借些名气,却是要防着人,毕竟出自同门,苏辰又是成阳先生的关门弟子,当初又那般高调的希望苏辰走上大三元的路。

重点是苏辰已经走了这一条路,在外人眼中,成阳先生这一生最得意的弟子不正是这位关门弟子么?

所以苏辰更应该少靠近这些师兄们。师娘虽然说得不太明朗,不过大意便是这意思。

苏辰收起信,便说道:“难怪我去赶考前师娘交给我的信里头也告诫我,在京城里头若能住进侯府自然是好,若不然叫他住在城郊,那儿有师父的一处庄子,我当时便觉得师娘替我想得周到,于是没有入京打扰各方人物,也没有住师父的庄子,毕竟那些地方都太显眼,于是寻了一处农家小院住下了。”

结果还是逃不出差一点被人害死的命运。

第二封信打开,却发现里头是信中信,撕开一个信封又露出一个信封,不过上面写的是“昝泊亲启。”

看来是师娘写给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