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花心的时迁
金兵撤回黄河以北之后,大宋朝开始筹划迁都的事情。京城的权贵们为了迁都之后可以拥有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他们抢先到苏州圈地盖房置办家业。
宋欽宗做事从来都是不紧不慢的,他与朝中文武就迁都的细节问题拖拖拉拉的商议了三个多月,最后决定不把都城迁去苏州,而是将都城迁到杭州。
这杭州本就是两浙首府,又是造作局所在地,富商地主极多,当年方腊打破杭州之时,在城内放起了大火,火势一发不可收拾,大火一直烧了六天六夜方才熄灭。当时方腊将杭州的所有官吏纷纷拿住,叫兵丁用各种酷刑将这些官吏处死。当地的富商地主也受到了牵连,从那以后,杭州的商业便一落千丈,城内建筑也被破坏的十分严重,大量百姓逃离这里,导致杭州人口数量骤减。这就是徽宗皇帝当初打算迁都苏州而不是杭州的原因。
钦宗皇帝本来也打算把都城迁到苏州去,可是遭到中书侍郎宿元景的反对,赵桓对宿元景可谓信任有加,他采纳了宿元景的意见,确定将都城改迁至杭州。
朝中那些提前在苏州置办家业的大臣们纷纷出来反对,可是钦宗根本不听他们的建议。这些人又找到了首相张邦昌,求他出面劝皇帝改变主意。
张邦昌只是对这些大臣好言安慰,却根本不管迁都的事情,他做官的宗旨就是揣摩圣意投其所好,只做顺臣,不当忠臣。
赵桓决定迁都地点之后,立刻派工部官员前往杭州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园林,他自己则是整天优哉游哉的赏赏花、溜溜鸟、看看美人,他把朝中1大小事务都交给了张邦昌和宿元景去打理。
放下东京汴梁不说,单说梁山之上,众头领并没有因为金军的撤退而有所懈怠,反而加紧练兵,准备应付金兵的下一次南侵。
孙立与公孙胜、朱武等人私下商议,他们认为梁山自保有余进取不足,山上土地有限,养活数万人已经捉襟见肘,如果金兵真的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梁山也会面临空前的挑战,到那时,宋人会纷纷南迁,梁山附近的富户也会越来越少,百姓们的生活更加困苦,梁山人马再想下山劫掠,难免要与金兵发生冲突,一旦有大量金军攻打梁山,山上势必会进入全面防守,到那时,山上的粮食将会面临很大压力。
为了解决梁山未来可能面临的粮食压力,孙立将梁山的势力范围扩大到巨野泽外围的一些村镇。
这些村镇在金兵离开之后陷入无序状态,宋朝短时间内对他们无暇顾及,梁山人马趁机进驻了这些地方,和他们一起开荒种田,维持当地治安,向百姓收取一些税负,帮他们修建寨墙。
这些村镇的百姓对梁山的印象还不错,毕竟金兵南侵的时候,只有梁山人马没有对他们进行劫掠,同时还分给了他们一些粮食,与其寄希望于宋军帮忙,还真不如依靠梁山人马来得更实际一点。
时迁与白面郎君郑天寿被派到了郓州西南方向的罗家寨驻扎,罗家寨现任庄主罗芒与梁山弟兄关系极好。当初罗昭占领罗家寨,勾结金兵,残害百姓的时候,是梁山人马将他杀死,为当地百姓除了一害。
罗芒感念梁山的恩情,他同意将罗家寨变成梁山的外围组织,听从梁山调遣。
时迁与郑天寿带领三千喽啰兵进驻罗家寨之后,将周围大大小小的十几个村庄也划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他们一面组织百姓开垦荒地,一面将罗家寨的寨墙加固,一旦金兵在次南侵,他们就可以将周边的百姓们聚到一起,集中防守。
郑天寿是个老实本分的汉子,他平日里少言寡语性格孤僻,做起事来一板一眼认认真真,他与时迁来到罗家寨之后,就变成了时迁的跟班,时迁虽然身体灵便,但是懒惰成性,不爱干活,整天叫郑天寿带着人干这干那,他自己则是东游西逛,在村里遇见大姑娘小媳妇还喜欢和人家打招呼。
最近,时迁看上了一个寡妇,她的丈夫是被罗昭杀死的,自从丈夫死后,她一心想要报仇,后来,梁山人马将罗昭除去,她便把梁山英雄当成了自己的恩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