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这是个美丽的北方小城,却有着一个古典的名字--密州,不晓得这个城市在古代出过多少文人墨客,也不晓得它与苏轼那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有什么关系,但不妨碍它有它的魅力,它有它的故事。

  9月份的天气,还带着夏天未散的怨气,一股火辣辣的热浪扑向整个城市,试图要将整个城市吞没,留住自己最后的尊严。

  这是密州超然中学,作为全市四所重点高中之一,它却排在第四位,其他三所高中分别是密州一中,密州九中,密州二中,看看,超然中学名字都和其他三所高中不一样。一中和九中的学生是不会把二中和超然中学放在眼中的,在他们看来,二中和超然中学的学生的成绩都是排在这两所学校后面的,原因在于凡是有把握考上高中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都会主动报考一中和九中,成绩在录取线边缘的学生只敢报考另外两所学校,因此,在招生生源中,超然和二中确实不占优势。但是,在2006年年初,一中和九中却免试招了200个学生,这200个学生确实是当年全市模拟考前200名,一中和九中每个学校分了100个尖子生,两所重点高中就这样把全市的前200名都提前收入囊中,期盼着三年后的高考能为自己的学校增光。

  尖子生被提前选走起因是前一年发生了一件特别让一中和九中以及第三名的二中刮目相看的事情。以前的高考,基本上每年的状元都在一中或者九中,几乎没出过什么意外,但2005年的高考,密州市文科和理科状元都在超然中学。其中,理科状元还是省状元,这俩状元分别被北大和清华录取,这让一中和九中这两所学校格外受打击,所以,不知道一中和九中是不是从这件事上得到了什么启示,提前把全市的好生源拔走。超然中学的老师从来都是很佛系,他们都觉得超然就是很好,别的学校的学生优秀,超然的学生照样优秀。何况,一进高中,不管你以前学习再好,都是过去式了,进了高中的大门,一切都是从头开始,拼搏三年,一切皆有可能。这不,2005年的高考,奇迹就出现了,超然中学把全市文理科状元的桂冠全部夺了过来,好好地出了一口气。

  要不说一切都是缘分,一个与超然中学格外有缘分的幸运姑娘以超过中考分数线0.9分,在全班考上高中的同学中排最后一名的成绩幸运地被超然中学录取了,这个姑娘叫周筱然。当周筱然从班主任那接过中考录取通知书时,望着手中“超然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兴高采烈,周围的同学都疑惑地看着周筱然。

  “周筱然,一个超然中学的录取通知书有什么可高兴的?”

  “就是,在我看来,一中和九中才是正经的重点高中,超然就是一个野鸡学校,周筱然,当时你应该报考一中或者九中。”

….

    “就是,去年超然能出文理科状元完全就是凭运气,运气不会一直这么好的,还是一中和九中好。”

  “我就喜欢超然中学。”周筱然头也不抬的看着自己的录取通知书,看着那差一点就让自己的学生生涯止步在初中的成绩自喜。任凭周围的同学怎么说,在周筱然心中,只要进了高中,就有进入大学的机会了,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周筱然,16岁,是一个不争不抢、大大咧咧、反应稍微有些“迟钝”的姑娘,她学习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在班级里,也就是一个中等水平吧。在大家都卷着去考一中和九中的时候,周筱然却想“条条大路通罗马,要是考不过大家,我能去超然中学也不错。”你要说她没进取心,不努力,非也。她也是一个倔强起来能熬通宵读书的人,可能是还没怎么开窍吧,成绩一直不上不下的在中等徘徊。但周筱然一直很乐观,总想“这次考完结束,又可以归零了,进高中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只要努力,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嗯,肯定会的。”

  九月北方的天气是会变脸的,清晨,凉爽的微风吹向大地众生,超然中学满操场都是绿色军装的海洋,一个个面带青春活力的高一新生跑在清晨和煦的阳光中。“振奋精神,专心致志,挑战极限,我能成功”的口号响彻整个操场。这个口号是前两年全校师生一起参与,最终定下来的。超然中学在招生生源总体成绩落后的情况下,为了鼓舞学生们的士气,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终于定下来一个响亮的口号,16个字,学生们在平时的跑操中,铿锵有力地喊着这个口号。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的高考,超然中学总体高考成绩稳步提升,超过了二中排到了第三名,再加上有全市甚至全省高考状元傍身,整个学校的氛围和之前大不一样,2006级的高一新生也不再觉得超然中学像传言中那么不好,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青春和自信,和全国所有的高中生一样,2006级密州超然中学高一新生崭新的高中生活就在军训中开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