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备份星球-第3/4页



  不管是用哪一种方式,只要能把火星两级的冰盖全部融化,火星就会再一次被液态水资源覆盖。

  在拥有液态水资源的基础上,从简单的微生物族群开始培养,经过两三千年的漫长改造,火星就会成为一个全新的宜居星球。

  到了那个时候,人类在太阳系就有了一个备份星球。

….

    再移民来火星的人,就不需要穿着任何防护服和呼吸面罩。

  绿树成荫。

  喝着饮料穿着比基尼……

  到了那个时候,人类也就真正意义上地,成了一个多行星物种。

  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让让火星拥有和地球类似的南北两级磁场,以抵御太阳风的侵蚀。

  从理论上来说,这件事情,并没有多难。

  人类之所以那么积极地探索火星,是因为火星和地球一样,是岩石金属星球,不像木星那样,是一个气态的星球。

  星球的磁场,都是来源于内核的液态铁镍流动切割磁感线。

  在星球内核体积足够大、温度足够高、压力也足够高的情况下,岩石家金属的地层就会拥有极高的导电率,达到超导的水平。

  电流就可以永不消失地在相当于没有电阻的线圈中稳定流动。

  地球就属于这样的情况,拥有稳定两级磁场。

  但地球拥有两级磁场的三个必要条件——地核体积大、温度高、压力高——火星一个都不具备的。

  火星的体积不到地球的1/6。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的探索,好消息是,火星内核的磁场并没有彻底消失,在最中心的地方,还是有液态铁镍在流动

  这也是通过合声波共振来实现星际传导的必要条件。

  但这个磁场太小了。

  没有完全消失,和拥有一个磁场强度较稳定的南北磁极,并以此来抵御太阳风,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用核弹炸出来一个两三千年以后的宜居星球,在此后的几十年里,都还属于天马行空。

  梁天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一个人造磁场替代方案。

  这个方案,并不从一开始就想着改造整颗火星,而是比较循序渐进。

  首先,制造一个大型的带电粒子屏蔽器。

  梁天给这个屏蔽器取名叫【太阳风偏转装置】。

  这个装置并不出现在火星,而是部署在太阳和火星之间,偏转从太阳到火星的太阳高能带电粒子,也就是天文学家常常挂在嘴边的太阳风。

  有了这样的一个装置的加持,太阳风就会直接绕开火星的本体。

  这样一来,就可以慢慢地再造火星的大气。

  等到时机成熟,再进行内核的磁场改造。

  等于是把原本特别天马行空的暴力改造设想,分成了更为温和的两步走。

  没有了太阳风的侵蚀,人类就可以更早地去到火星,不用隔着那么大老远地进行暴力改造。

  最后改造出来的备份星球,也会更接近人们想要的理想家园。

  事后往前看,可能不会觉得【太阳风偏转装置】有多么不可思议。

  但是,能够提出这个设想,做出这个装置,并且完成部署,绝对是人类有了太空移民想法之后,踏出去的,最坚实有力的一步。

  梁天也因此成为了人类移民火星计划的总设计师。

  当然,只是梁天身上一个现有的标签。

  通过同样的方式,人类可以去到太阳系之外,寻找更多的可能,改造更多的星球,拥有更多的备份。

  这样一来,人类的生存史,就很容易延续到,以亿来计算的年代。

  这也是为什么,全人类都会对梁天的提出的太空移民方案,有那么高的期待。

  天马行空的提法那么多,唯有梁天偏转了太阳风,真正地把移民方案,推行到了可实施的进度。

  宇宙那么大,彼岸那么远。

  渺小的人类,坚定地走着一步又一步。

  梁天从来就没有后悔过,自己提出的火星移民计划。

  但这个计划在执行过程里面出现的瑕疵,又成为了他终生的遗憾。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

  回到火星移民计划被提出来之前,他一定会让这个计划更完美一些,不伤害梁星火,也不伤害任何一个人类幼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