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第八十二章



    订阅比例≥50%可正常阅读, 否则需延迟三日,补足可立看

    因此眼下书房内灯火未掌, 门窗紧闭。

    房门开启,看着黑魆魆的书房, 握雾略显忐忑地看了桓澈一眼,见他面上平静无波,这才暗暗舒口气, 疾步入内点了灯, 又认认真真地将槛窗开了两扇, 方折回门口, 请桓澈入内。

    桓澈接过他递来的名录, 迅速翻看几页, 瞥见寇虎的名字时,看到后面的注解上写着“漕运水手兼周家渡舟子”。

    不知怎的,他突然想到了今日在船埠看到的那个粗黑汉子。

    顾云容回家的路上, 忽然萌生了一个念头。

    她可以借桓澈的手除掉寇虎,如此便可免除后患。

    她路上想了许多法子,甚至连举家搬迁都想到了, 但都不是最稳妥、最保险的法子。唯有借力除恶, 才是上策。

    寇虎乃穷凶极恶之徒,她后来受寇虎胁迫时, 听他说他手上早就有人命, 杀人于他而言如同吃饭喝水一样稀松平常, 还威胁她说若她一直不识抬举, 仔细他灭了她全家。

    霸头挑头的一场械斗死个百十号人都是常事,所以顾云容对此毫不怀疑。

    顾云容至今都记得那种被比自己强百倍的恶徒胁迫的无力感。还好寇虎担心她寻死,只是逼她妥协,没有用强,这才给了她喘息的机会。

    这种歹人就该早早除掉。从桓澈这两日的作为她也能看出他应有肃清官场之意,那顺道为民除害应也不是不可以,左右这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

    问题就在于她应当用什么罪名来告发寇虎,以及应当用怎样的言辞去跟桓澈说。

    顾云容深深叹气。

    她听说当年顾家跟汝南侯沈家祖上颇为交好,结果后来两家几乎朝着两个相反的极端发展。沈家如今正当煊赫,而顾家却是困境不断,思想起来,倒也令人唏嘘。

    她觉得她应该多多督促兄长读书了,若兄长能中举,那顾家的境况会好上许多。

    他们兄妹两个早就通了气儿,这两日都跟母亲说是出门寻亲戚帮忙捞父亲出来。母亲不让顾云容跟去,她就推说在家里心慌得很,待不住,不如跟兄长出去走走。

    徐氏知在丈夫的事上,顾家哪一门亲戚都帮不上忙,指不定多数都还躲着,拦了几拦,没能阻住,便只好随他们去了。

    只昨日顾云容兄妹归家之后,等候多时的徐氏上来便询问情况,今日到家却不见徐氏的人影。

    问过丫头,才知原来徐氏去了宋家。

    宋家只与顾家隔一条街巷,两家相识多年,常有往来。宋家人口简单,只有一个寡母曹氏带着独子过活。

    宋家小子脑筋灵光,而今在知府衙门的西班手底下当差,倒有些风光,打探消息也方便些。徐氏是今儿听曹氏说顾同甫可能明日就要被提审,便特特跑去宋家问个仔细。

    顾嘉彦正打算去宋家寻母亲,转头就看见母亲跟曹氏母子一道来了。

    曹氏笑道:“我头先也不过听我家哥儿说了几句,怕听得不真切。适才恰逢我家哥儿回了,我便想着让他当面跟你们说道说道,这便跟着徐妹妹一道来了。”

    曹氏说着话就将目光溜到了顾云容身上,一头笑着一头上前:“姐儿可曾用了饭?我家今儿炖了鲫鱼汤,还做了猪油细沙八宝饭并皮蛋粥,又煮了米饭。”说话间拉住顾云容的手,亲亲热热道,“那米是上好的晚粳米,珍珠也似的,煮的饭又软又香。姐儿若尚未用饭,不如我去端些过来?都热乎着,我们还没动筷子。”

    民间寻常百姓家做饭是有讲究的。勤俭人家做饭多用早籼米,俗称尖米。这种米质地易碎口感又差,但出饭量多,且价钱便宜。若要吃得好,就要用晚粳米。这种米柔软可口,但出饭量少,价钱也高,一般人家吃不起,勉强能吃得起的,也只有在逢年过节亦或招待客人时才会用晚粳米下锅。

    鲫鱼汤又是大补的,所以曹氏说的确实是好饭。但顾云容觉着曹氏似乎对她太热情了点,一时倒有些无措,道谢之后推说家中饭菜已预备停当,不需劳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