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2 章 倡议书-第3/7页



 普通人不够优秀,但是也有显示优越感的需要,所以喜欢拉祖宗或者团体强者给自己长脸。

 自己大队被人追捧学习,他们就有了优越感,不但不再后悔结扎,反而一个劲儿地劝其他男人也赶紧去,不要影响大队的先进声誉。

 一个学一个,形成了氛围,于是有些落后分子也趁着秋收间歇不算忙的时候请假去公社做了结扎手术。

 很快除了榆树林大队,青县其他公社、大队也派人来陆家庄大队学习,搞得陆家庄大队最懒的混子都勤快起来,最脏最邋遢的家庭都收拾得干净起来,生怕被人笑话连累大家伙儿丢人。

 而林姝也没闲着。

 为了支持陆老爹的工作,她跑了一趟儿县里,去看二姐和姜老太,顺便去县委打听一下各公社、大队优生优育宣传情况,然后把各地数据记下来。

 回到大队以后,林姝就让支书搞了一个青县多公社排行榜,把其他公社和大队上环结扎的人数也公布一下,以此显出陆家庄的先进性。

 支书就在大喇叭上大声吆喝,“大队先进就是社员的先进!是你们的先进,是你们每一个人的功劳!这说明咱们大队的社员觉悟就是高!()”

 这么一吆喝,剩下那批落后分子又被其他人催着、鼓励着,也排队去公社上环或者结扎了。

 前来学习的其他大队干部直接惊呆了!

 怎么他们大队的工作进展得如此顺利丝滑??[(()”

 “简直没有什么阻力!”

 “不可思议!”

 惹得县、市记者都来采访秘诀。

 这时候林姝特意写了一片《响应号召,全民优生优育》的倡议书。

 在她看来既然计划生育不可避免,那不如大家更积极主动一些,提前行动提前掌握主动权。

 原剧情中当地可是计划生育重灾区,各种大家网上以为是段子的案例这里都有,有些惨不忍睹。

 可其实计划生育是看总体人口数的,如果最近几年的人口比例正常,那到时候就不至于一刀切直接上大招。

 至少这两年他们主动推行优生优育,大家都有这个概念和觉悟,到时候推行计划生育,计生办的人也不会太过火。

 现在社员们配合大队,那以后计划生育的时候大队干部也不会不留情面不是?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生了三胎的愿意克制一下不再继续生四五六胎,那么等计划生育的时候新人夫妻想生两胎也是可以的,毕竟当地这几年婴幼儿的总体数量不太大,数据不爆上面也不会急,不急就不会往下压任务,下面计生办也不至于病急乱投医,为了数据一刀切。

 而且据她了解,计划生育以后大部分独生子女都出在城市双职工家庭以及干部家庭,毕竟软肋在嘛,大部分不能像农村超生游击队一样四处躲藏,来之不易的工作总不能丢掉吧?

 而大部分农村家庭,哪怕计划生育

 () 也是二孩儿多,毕竟农村需要劳动力嘛。

 一胎是女儿的,过几年还能生二胎,即便很多一胎是儿子的过几年也悄悄生个二胎,之后交点罚款主动结扎,计生办也不会怎么样。

 最被针对的是那些重男轻女家庭,已经有了俩女儿还四处躲藏生儿子,结果这种人家往往会继续生女儿,非得生三四个女儿之后才有个儿子。

 这种情况一个村顶多有那么两三家,是计生办围追堵截的重点。

 毕竟计生办也有计划任务么,这种超生家庭就是重点计划对象,是用来完成任务的。

 林姝不想粗暴纠正重男轻女的观念,因为这是几千年复杂生态环境积累下来的,即便21世纪重男轻女都很普遍,她可不会自恋自大地认为自己有能力改变这个。

 她现在主要宣讲优生优育的好处。

 家有两三个孩子负担不算重,日子过得轻松,吃饱穿暖不困难。

 若是家有四五个孩子,那不管吃饭穿衣肯定比别人差,一年到头吃不了两顿肉。

 再有身体不好的,生一堆不是生病就是残疾的,不但不能改变命运还会连累爹娘。

 与其生一堆孩子,盼着孩子有出息,不如自己努力干活儿多赚工分,多跟着大队搞副业赚钱,让家里吃饱穿暖还能时不时吃顿肉!

 她不拽词儿,不用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语气指责别人,只是举例子,用活生生的案例具体到县公社大队生产队某户人家,孩子多的和孩子少的家庭条件对比那是相当明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