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回京-第2/3页



    非城镇户口的农民则是跟土地绑定,土里刨食自给自足,不发粮油蔬菜肉票,其他票证根据工分、交粮、养猪等情况予以分配。

    种花家的票证历史可谓是一部凝重浑厚的民族创业史,是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史,是囊括种花家农业、商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史,是种花家计划经济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和证明。

    “花开花谢香山红叶,人来人往粉墨登场”

    “雍和宫往南大栅栏往北,荡起双桨白塔红墙”

    “行嘞成嘞得嘞您嘞,清静清静消停消停”

    “东四十条走上一遭,过了珠市口又到虎坊桥”

    …………

    王明峰停下手指的节拍。

    无人可见的角落里,手上突然出现了一张印着“全国通用粮票一市斤”字样的粮票。

    攥在手里,缓缓摩挲。

    粮票上,黑色的文字,青色的图案,红色的盖章,仿佛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种花家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票证。

    此时的人们绝对想不到。

    这个计划经济时期极具时代特色的票证,哪怕此时已经走过快十来年的岁月,以后还将会有三十多年的风雨路要走,直到九十年代初才会完成它的历史使命退出舞台。

    并且日后发行的种类越来越多。

    粮票、肉票、食用油票、蔬菜票、布票、烟票、酒票、煤票、盐票、火柴票、香皂票、肥皂票、洗衣粉票、板凳票、自行车票、手表票、收音机票、缝纫机票等等。

    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前世的时候,王明峰对这个时代的历史颇感兴趣,查过一些资料,因此还看到过一些稀奇古怪的票证。

    比如粪票、尿票、月经带票……

    并不是说上个厕所都得凭票拉撒,而是当时国家工业生产技术落后,严重缺乏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

    粪便尿液等天然肥料在种植过程中自然是除化肥农药以外的首选,因此在农忙播种时想要买点用作肥料也是需要凭票供应的。

    至于月经带票……

    那也是个紧缺票证,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ABC、七度空间之类的那么方便。

    普通妇女基本都是一条碎布里缝上木炭凑合着用的。

    不过妇女能顶半边天。

    全面解放女性思想作为国家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国家对女性的身心健康还是很关注的。

    种花家新建初期,五六十年代,工厂实行劳动保护,因此女性生理期间如有需要,可申请带薪休假,组织照例准假,不扣工资。

    这个假后来叫着叫着就成了不代表有假期的例假,所以后世才会有女性来生理期变成来了例假一说。

    此外个别地方甚至发行了0.0055斤油票、一厘米布票……意味着即使要买一滴油、一分布,也得凭票才行。

    小小的一张票证,囊括了这年头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吃穿用度。

    可以说,离开了票证,在这个时代根本没法活。

    票证就是人民的命根子。

    这其中,如果说粮票是爹,那布票便是娘。

    票证制度并不是我国首发,毛熊联邦才是。此外鹰酱、红星军帽棒子、红星猴子等国家也实行过票证制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