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收猪的-第3/3页



    李存信挺意外:“那你爹妈挺开明的。”

    顾清荷道:“是想通了,我爸吃的苦太多,我的两个哥哥也跟着吃了不少苦,他经常说他吃过的苦不能再让我吃了,让我最好找个工人嫁了,下一代就是工人阶级了。”

    嫁个工人……

    三十年后的工人在哪个位置?

    用不了三十年,再过十几年就不一样了。

    吃过晚饭,两人一起动手收拾。

    准备了六个菜,一半都没吃完。

    顾清荷的手纤窄而修长,手指又细又长,白嫩嫩的,一看就没干过农活,不像农村女子的手,因为常年干农活,不但骨节粗大,而且手指头都是胡萝卜形状。

    李存信一时没忍住,摸了一下小手。

    顾清荷没躲开,只瞥了他一眼。

    要换了其他年轻人,估计早不好意思了。

    可李存信是谁,怎会不好意思。

    抓着玉手又揉又捏,仿佛在把玩艺术品。

    顾清荷脸渐渐红了,等了好几分钟,见他依旧摸个没够,就把手抽回去,扭过头瞅着李存信,笑容浅浅的:“我的手是不是很好摸?”

    李存信点着头,一本正经评价:“温软似玉、软而不腻,握着确实舒服。”

    顾清荷道:“那也不能随便摸,我都没和你结婚呢!”

    李存信道:“什么时候我去见见你爹妈?”

    顾清荷道:“放暑假吧,每周就休一天,时间太紧。”

    李存信道:“你不是有辆自行车吗,咱们骑自行车来回六个小时也够了。”

    顾清荷道:“也太紧了,你就这么急着要见我爹妈?”

    李存信道:“不急,那就暑假。”

    话说这年代有辆自行车,比三十年后买辆小汽车要有面子多了。

    三四五六队不清楚。

    一队二队这边,买自行车的一家都没有。

    就大队有一辆。

    到不是买不起,而是有钱也买不到。

    买这玩意是要票的。

    计划经济时代,买啥都要票。

    这两年物资丰富了,米面粮油这些农民自己有,不用买,布料啥的也不缺了,今年买布也不要布票了,但自行车这种工业产品,依旧一票难求。

    光有钱可不行,得有票才行。

    李存信记不太清楚,只知道再过三四年,自行车票才会取消。

    到时候条件不差的都会买辆自行车。

    就跟三十年后家家户户买小车一样。

    至于现在,在农村有辆自行车就跟三十年后有辆法拉利一样。

    由此可见,顾清荷爹妈还是有些家底的。

    即使被解放了,估计藏起来的袁大头不会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