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铭记与忘记-第2/3页
“大姐说的对,你要上心点,即便再忙,给家里人打电话的时间还是有的。”
她们说的也的确是事实,对此,张安顺也没有什么好辩驳的,这些的确是这些年自己一直没有做到位的。
“知道了,差不多了吧,我们回去吧,温度已经高起来了。”
经过他们三人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杂草丛生的院子,看上去干净了许多。
唯有那两间房子,依旧破败,对此他们也无能为力,只能就此作罢。
“别想太多,我们总要往前看,往后的生活,只会越来越好。”
几分钟后,他们三人已经回到了十三年前,盖的老房子。
与刚才的土坯房相比,它显得整洁宽敞可很多,前后院加起来,差不多有三百多平。
大门前的两颗柿子树,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经长的快高过房顶。
整个院子,除了大门红漆褪色了些许之外,十分敞亮。
对于这个房子,他们几个的印象都不是很深,十几年来,在里面生活的时间,可能连半年都没有。
犹记得,当初家已经搬到这里之后,他们有好几次回来的时候,还是下意识的,向着果园的老房子走去。
等走到半路的时候,才察觉到自己走错路了,搞出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
“还是老家凉快,今天长安差不多三十七度,老家才二十四度,要不是还有工作,整个暑期都想待在老家。”
“你想的倒是好,很多事都是身不由己的,能有机会在老家歇一天,你就知足吧。”
张安顺的二姐只是发发牢骚而已,不过也足以证明,老家的环境是真的好。
大多数人,年少之时都奋不顾身的想要闯入大城市生活,感受交通的便利,享受城市的繁华。
一腔热血,冲劲十足,所谓是为了追求自己得理想。
看不上农村,感觉农村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历经沧桑以后,回头看,才发现以前简单的生活是最美好的,但是却再也回不去了。
只能偶尔情绪不佳,难受的时候,回到老家,以此慰藉已经被生活摧残的千疮百孔的内心。
“那就休息会儿,下午回去之前,在镇上吃饭就行了。”
两位姐姐去休息了,张安顺倒没有,他回到自己的房间。
整个房间除了有一整面墙的书架之外,其他什么东西都没有。
目光扫过,看着书架上的书名,一个个熟悉的故事记忆开始逐步被唤醒。
这几年没有多少时间看书,张安顺已经感觉自己的知识储备已经捉襟见肘。
除了一些印象深刻的内容依稀记得之外,其他的,已经忘记当初阅读之时,是什么样的状态了。
当《穆斯林的葬礼》映入眼帘之后,他的目光停了下来,手不由自主的将它从书架上拿了下来。
他记得,七年前,这部作品,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对于宗教壁垒,他是不怎么了解,直到看到这部作品之后,其中的内容算是令他大吃一惊。
对于穆斯林信仰者来说,是坚决不能跨种族谈婚论嫁的,如同文中新月喜欢上她的汉族老师一般,不会得到任何人认可,甚至最后因为勇敢追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种族之间想要冲破隔阂,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但新月明知不可为而飞蛾扑火的做法,令张安顺曾经无比震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