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4/4页



王楚也思考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悲欢离合,小说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人一生的经历就是一本很好的小说。她觉得自己的人生才刚开始,不足以构思一本完整的艺术体,但她有极度写作的冲动。在她一口气看完所有小说的时候,时常把自己关在房间,这次不是发呆,而是构思一部与她无关的小说。

那个时候家里没有电脑,王楚买来信签纸和笔,一张写字台,一把凳椅,一米射进来的温暖阳光,足以让她倾泻在一段故事里,无法自拔。婆婆时常打开门提醒,“楚楚,你不能老坐着,你看外面的太阳多好啊,多出去走走。”

有时候王楚也觉得坐的时间够长,于是回答,“知道了妈。”

婆婆不知道王楚在做什么,公公也经常问,“你给楚楚说,让她别一天到晚待在房间不出来,让她出去多转转。”

所谓的转转,王楚也只是在门口路边走上一圈,更多的时候,她在自家房子后院的菜地待会。这块不足百余平米的菜地,让公公和婆婆打理得井井有条。豆角、黄瓜、茄子、西红柿、辣子长势很好。旁边还种了一大片草莓,她能盼望快点结草莓,便可以吃上无公害的草莓了。

说起种菜,公公有自己的一套哲理,他用线拉成一条笔直的线,在两端订上木棒,把线栓在木棒上,确定不歪不斜后,用铁锹挖出槽,铺上地膜。种菜的时候用五公分的尺度量出距离,地里的埂子平整得连只蚂蚁都爬不上去。

婆婆一看公公干活就生气,“菜长成啥样不知道,首先你这干活看着都能把人急死,你看你那埂子打的,连只蚂蚁都爬不上去,在老家种个洋芋你也这样,用这么繁琐的工序,种出来的还不是洋芋,也没见你种出金子。”

公公气得嘴窝成一团,李向阳说,“新疆每家每户至少二十多亩地呢,照爸这干活的方法,估计光打埂子你都用两个多月时间啊。”

“嗨,我这是没事干做细活呢。”见李向阳开口,公公笑了笑说。

“做细活那是木匠做的事。”婆婆皱眉道,“你当了一辈子木匠,也没见你做出个啥名堂。”

后来,李向阳告诉王楚,别说种菜了,就是种洋芋挖个坑,公公都要把坑挖得大小和深浅一模一样,不按他的要求来,他就骂人,“人没长大,偷工减料的事你学会了,你给我滚回去别干了。”

公公是谁不听话就骂谁,但只要公公在家休息,婆婆,李向阳,他的哥哥和姐姐一中午就种完了所有的洋芋,公公发现后气得在地里团团转,他只好拿着铁锹把地面上拍得平平整整,就像婆婆说的,平得连只蚂蚁都爬不上去。

后来婆婆又对王楚说,“你爸呀,这是有你俩才忍着不发火了,在老家,我要是这样说他,他早就火冒三丈了。”

王楚不语,心想,“怪不得向阳性格古怪,都随他爸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