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宮里很復雜



內務府的人,眼巴巴的看著玉柱從大門口進來,大家的心里就只剩下了一個字:服。

這么多年下來,內務府的人,也都是見過大世面的老油條了。

可是,他們何嘗見識過,把內務府當作是菜園門的奇觀?

玉柱在內務府里,幾進幾出,如入無人之境。其圣眷之隆,簡直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了!

今天輪到玉柱在內務府里坐班,老八、老九和老十都很識相的沒有過來露面。

照老九私下里說的俏皮話,爺幾個是天潢貴胄,沒必要拿瓷器碰瓦片。

實際上,老九就從沒有在玉柱這里,不僅沒有占過絲毫的便宜,反而屢屢吃了大虧。

內務府里老油條們,表面上對老八十分恭敬,實際上,真投靠八爺黨的,就沒幾個。

據玉柱掌握的消息,見老十四的行情看漲,主動投靠過去的內務府官員,倒很有幾個。

大家都是場面上的人,唱聊齋,并無卵用。

眾所周知,老十四名為八爺黨,實際上,他從來都不是老八最信任的弟弟。

只是,老八斷了大位之路后,在老四和老十四之間,他也只能選擇老十四了。

玉柱也不想太過招惹老八他們,又沒有半點好處,何苦呢?

所以,玉柱來內務府里,純粹就是坐坐班,喝喝茶,找人聊聊天罷了。

“稟中堂,延禧宮惠主兒,微感風寒,咳得很厲害,派人來請太醫。”御藥房那邊派人來見玉柱。

玉柱管著御藥房,給皇帝和宮妃瞧病的太醫們,又都隸屬于御藥房。

所以,惠妃的生病,必須由玉柱拍板拿主意。

自從老大被圈禁之后,惠妃這個缺心眼的女人,就像是王小二過年一般,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沒辦法,宮里本就是吃人的所在。

惠妃已經年老色衰,她唯一的兒子,又被圈禁在了郡王府里,再加上,老八忌恨老大的多嘴多舌,宮里的太監以及內務府的官員們,對惠妃自然是敷衍之極,惟恐擔責了。

玉柱心里有數,老大算是徹底的完犢子了,永無出頭之日。

只是,惠妃再怎么失了勢,也畢竟是老皇帝早年的四大妃之首,必要的體面還是需要周全的。

“嗯,那就請傷寒科的劉太醫過去瞧瞧吧。”玉柱也不想打路水狗,既沒必要,也無任何好處。

打發走了御藥房的人之后,玉柱領著兩個貼身小太監,徑直去了養心殿造辦處。

養心殿造辦處,僅有的兩名管理大臣,除了老十八,就是玉柱。

不夸張的說,養心殿造辦處,玉柱完全可以一手遮天。

玉柱進門的時候,老十八正在搗鼓一架西洋座鐘。

鐘表是地地道道的舶來品。

萬歷二十八年,西方傳教士利瑪竇,送給萬歷皇帝的禮物中就有自鳴鐘兩架。

進入清朝以后,康熙對西方科學有特別的興趣,喜愛收集西洋鐘表。

為此,康熙特意在養心殿造辦處自鳴鐘處下設制鐘作坊,聘請西洋“有技藝之人”專門仿制、維修西洋鐘表。

實際上,由于體制養懶人,缺乏主觀創新精神的因素,宮里仿造的鐘表,其工藝水平尚不如廣州的民間鐘表作坊。

“大哥,您來的正合適,小弟我得了幾兩君山毛尖,正好沏給您嘗嘗?”老十八一向都很敬重玉柱,絲毫也不敢擺皇帝親兒子的譜。

玉柱繞著座鐘轉了一圈,抬頭問老十八:“這應該是清溪書屋里的那架座鐘吧?”

老十八微微一笑,輕輕擊掌笑道:“大哥您好眼力,正是汗阿瑪那里的寶鐘。只可惜,走得慢了點,被送過來修理。”

玉柱點點頭,說:“鐘表的事兒,你是內行。”

盡管老十八很受寵,即使破格封了貝子,也一直沒個正經差事。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老十八便貓在家里,研究起了鐘表。

時間一長,老十八擅修鐘表的名聲,也就流傳在外了,專程來請他維修鐘表的王公大臣絡繹不絕。

玉煙忍了幾年,實在是忍不住了,就跑來找玉柱,想讓他替老十八謀個正經的差事,免得在家里閑出毛病來了。

玉柱知道老十八的喜好,趁老皇帝心情很好的時候,就舉薦了老十八,擔任養心殿造辦處的管理大臣。

養心殿造辦處,管的都是老皇帝喜歡的奇巧銀技,不涉及到半分宮廷實權,老皇帝也就當場允了。

對于玉柱的安排,老十八滿意之極,成天都撲在了差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